前有袁隆平,后有吴以岭
浙大教授姚铮认为院士致富应当鼓励
以岭药业的上市,也引起了投资者对院士、教授该不该做企业、以及在企业任职是不是“不务正业”的争论。15日,东方财富网的股吧里,有投资者就以“前有袁隆平,后有吴以岭”为题,称“院士也都不甘寂寞了,做学问哪有做企业上市圈钱好?”
那么,院士、教授是应该安心搞科研、做学问,还是应该像吴以岭那样走出“象牙塔”,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真金白银,扮演“上台是教授(院士),下台是富豪”的双重角色?
针对院士、教授纷纷变身为企业家的现象,提出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学教授(院士)一边教书、搞科研,一边又开公司,时间怎么分配得过来?报考他们的研究生能学到东西吗?事实上,像袁隆平院士虽然是个富豪,但他很少去关心自己持有的股票和股价,而是一心一意搞科研,研究他的超级水稻。袁隆平也因此被许多人奉为院士的楷模。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资本市场的专家姚铮则认为,院士富豪、教授富豪的出现是个正常现象,而且是个好现象。“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转型期,国家政策也将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院士、教授的科研成果,相对来说科技含量比较高,只有产学研结合,把他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才能推动产业转型,推动社会进步。”能够通过自己的知识赚取财富,可以说是利国利民利己。
姚铮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也必将进入、而且正在进入更高层次的竞争,以前胆大做将军、胆大就能赚大钱的时代终将过去,而凭知识、靠技术创造财富将成为趋势。有真才实学的教授富豪,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带出来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往往能少走弯路,尽快学以致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