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产在受苦 新兴国家中产崛起
过去一年来,“受挤压的中间层”让我们唏嘘不已。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美国经济现在或许在反弹,但绝大多数美国人的收入———如果他们还幸运地拥有一份工作的话———却并没有增加。恰恰相反,自2002年以来,美国家庭的实际收入下降了,因为有许多中产阶级岗位要么被技术创新吃掉了,要么输给了海外竞争。至于剩下的许多岗位,雇主可以只提供更少的薪酬。
美国(和欧洲)的中产阶级在受苦,但这只是现实的一部分。在过去的十年间,所谓的“金砖国家”的人均收入猛增,这些国家的中产阶级也以惊人的速度壮大。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就业岗位从西方转移到了新兴市场国家(你只要想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中国工厂和印度呼叫中心就明白了)。随着收入提高,生活方式改善,其中大部分国家的教育水平同样有了提高,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
对许多西方劳动者——以及政治家——而言,这种情况貌似叫人害怕。毕竟在印度、中国、巴西这样的地方多出数百万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就意味着欧美人将要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不过事实上,这片乌云同样镶了金边。
迄今为止,政治家与经济学家们通常关注于新兴市场带来的“供给冲击”,即这些国家相比西方,能够供应更为廉价而优质的产品。这些新兴市场经济体毕竟是通过生产活动繁荣起来的。然而,当今世界即将面临一次重大转变:恰恰由于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日渐壮大起来,他们便同样发展成为一支相当强大的消费力量。于是,新兴市场不再仅仅代表了“供给冲击”;它们同样创造出“需求冲击”。
这就引出一个大问题:将由谁或通过什么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呢?这些新出现的中产阶级家庭,比方说是在印度呼叫中心或中国工厂里上班的中产阶级家庭,会仅仅购买当地的产品吗?还是说美国公司可以有机会向他们提供服务呢?倘若果真如此,那么随着那些消费者开始旅游、读书、下载应用软件———接通全球化的生活方式,这个机会可以最终转化为美国新的就业岗位吗?有关“受挤压的中间层”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来源:参考消息作者英国《金融时报》总编辑吉莉恩·泰特)
“美国中产梦正在死亡”。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个人顾问之一苏茜·欧曼在接受福布斯的采访时说。在她口中的“美国中产梦”包括:有一天能自己买一套房子;拥有一份稳定、高收入的工作;工作到65岁退休。但是这个梦已经被金融危机彻底碾碎。“推动美国前进,主导美国主流文化的中产阶级正在消失。”欧曼说:“因为曾经让美国中产经济赖以生存的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正在消失。
消失的中产岗位
新兴技术不断的涌现,正在逐渐削减许多稳定性高,对于市场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工作岗位。比如,文书曾经是众多公司中常见的职位。但金融危机过后,公司削减预算,加之越来越多的科技软件的使用,导致文书岗位可有可无。
据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数字显示,近几年来,美国有30万个办公室文员和行政管理岗位消失。美国劳工统计局预言在未来十年内,这些岗位还将继续缩水。目前,美国有超过2000万人依靠文书工作养活家人,文书职位消失趋势对于美国中产阶层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