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告急,中国无计可施?罗奇、谢国忠支招
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僵局的持续,令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备受全球关注。而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人,中国对此又该作何反应?有外媒分析认为,落入“美元陷阱”的中日等国可能无能为力,只能干着急。
不过,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两位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双双给中国“支招”。知名经济学家、大摩亚洲非执行主席罗奇29日表示,随着中国调整经济增长战略和思路,北京方面已经发出了对华盛顿失去信心的强烈信息,中国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将会逐渐减弱。而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则建议,中国应该去买美国股票,后者是更可靠和安全的投资。
“美元陷阱”让中国没辙?
华尔街日报本周连续刊发多篇文章指出,尽管美债问题堪忧,但中国迫于种种限制无能为力,只能被动接受这一切。
有观点认为,中国和日本等持有大量美债的国家面临一种“美元陷阱”的困境,这使得这些国家只能继续购买并持有美国国债。
所谓的“美元陷阱”是指,如果中国和日本等国央行想要抛售部分巨额美国国债头寸,甚至只是表现出有这种意愿的迹象,这些国家的本币兑美元就会受此影响下跌。而这将迫使他们进入汇市干预,买入美元来防止出口受到巨大冲击。因此,这样的陷阱也使得这些央行不得不继续将美元投资到美国国债中。与此同时,美国国债市场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接受如此大规模资金且流动性充足的债券市场。
美国国债市场共有9.3万亿美元未清偿国债,规模仅次于全球最大的日本国债市场,后者规模为9.7万亿美元。与日本90%的国债由国内投资者持有不同,美债约一半由外国投资者持有,这也符合亚洲央行追求外储资产规模大、流动性高的要求。
瑞士银行的首席外汇策略师曼苏尔认为,美国国债市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容纳全球约10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池的债券市场。德国债券和英国国债市场规模分别仅为1万亿美元左右,而黄金市场规模更小。
罗奇:中国最终会说“不”
而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耶鲁大学教授罗奇则认为,面对华盛顿没完没了的政治游戏,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人,中国很快就会忍无可忍。随着中国对美国政府失去信心,中国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将会逐渐减弱。
“中国一直对美国的经济实力钦佩有加,但现在中国却已经对美国政府及其管理经济的能力失去了信心,在我最近去北京、上海、重庆和香港等中国城市期间,我亲身感受到了这样的强烈信息。”罗奇在29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上海证券报记者的一份最新报告中这样写道。
罗奇表示,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中国累积了大量的美债,而中国很长时间内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机制,又决定了中国不得不持续买入美债。但这种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已经意识到,继续推行依赖于出口并大量累积美元外汇储备的增长战略已经意义不大。
在罗奇看来,有三方面原因促成了中国的这种思路转变:首先,这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尽管中国的出口仍具竞争力,但外部的需求前景却变得日益不明朗。不管是美国、欧元区还是日本,因为深受危机后遗症和主权债问题等负面因素拖累,内需预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维持在很低的水平,这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
第二,中国大量美元外储资产所面临的风险因为美国的政治因素而被放大,美债是“无风险资产”的理念已渐渐过时。近年来,中国领导人一再表达了对美国财政政策和美债安全性的担忧。尽管中国领导人相信美国最终会避免违约,但另一方面的担忧却有增无减,即美国当局只是在一再采取拖延战术,债务问题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严重;
最后,中国政府已日益意识到进行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性,在“十二五”计划中也纳入了相关的内容。作为提振内需努力的成果,罗奇预计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到2015年有望提高至少5个百分点。
“华盛顿的政客们可能会傲慢地认为,(在投资美债的问题上)中国没有勇气来撕破脸皮,毕竟,除了美债他们还有地方可以投资呢?为什么他们会冒险让手头规模庞大的美元资产蒙受损失呢?”罗奇写道。
但罗奇指出,时至今日,中国对此的回答已经很明了。“中国不愿再冒着金融和经济稳定的风险,来相信华盛顿空洞的政治承诺和拙劣的经济管理能力。中国人最终会说‘不’。”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