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的10年必修课
中南海怀仁堂,既是会议厅,又是大讲堂。6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在这里举行。
十六大以来,在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已连续10年进行了74次集体学习。学习课程涵盖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国际问题、军事、党建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从2002年12月26日至今,有142位专家学者相继走进中南海讲课。
课程涉猎广
以集体学习凝聚共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早已有之,但固化下来却是始于十六届政治局。2002年12月26日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说:集体学习“要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
从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课程表看,国家领导人的学习内容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其中经济议题出现的频率最高:从世界经济形势到国内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重大话题都包括其中。“法治”也是学习的重要主题。此外,军事、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话题也成为高度关注的内容。
集体学习是一个信号、一个加速点。2008年4月,中央政治局举行集体学习,内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此时,即将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初露端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被迅速推上议事日程前列,成为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中央党校的卓泽渊教授曾于2006年和2011年讲过2次课。第一次的题目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第二次的题目为“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发挥法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在卓泽渊眼中,两次主题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法治推进。如果说第一次学习强调的是党自身的依法执政,第二次强调的则是如何保证政府依法行政。
当“老师”不容易
从目前公开的报道看,中央领导集体学习基本上是由中央办公厅、相关部委、相关科研机构三层协作实施的。每次题目确定后,就会挑选老师。
担任“中南海的老师”并不容易。据曾讲课的老师介绍,通常约4个月前接获通知,然后开始备课。正式授课前,基本要经过三轮试讲,试讲之后是正式讲课。
据记者统计,从2002年至今连续10年,有142位专家学者相继走进中南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数最多,有24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11人位居第二;中国人民大学10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和军事科学院均为8人;中央党校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分别以7人和6人紧随其后。
许多老师都说,他们不是去中南海上课,只是讲解。参与过两次法治主题讲解的卓泽渊告诉记者,为中南海讲解与为学生讲课有着根本区别,“既不是对法律常识的普及,也不是对法律知识的讲授,所探讨的都是如何运用法律理论解决现存的法律问题,推动法制发展,推动社会的科学发展。”
为全党树立榜样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七一”前夕,中央政治局专门就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研究进行集体学习,而且要求:“始终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保持党在实践上的先进性,必须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在2003年至2011年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党建问题的集体学习达到10次之多,十分注重党的修养和先进性建设的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全党共同学习才能完成,党中央发挥很大作用。中央政治局学习是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活动,也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举措。”卓泽渊表示。
卓泽渊认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主体自觉,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为全党树立了一个榜样。“政治局里每个人都承担重要责任,有繁杂的工作任务,集体学习必须找出所有人共同的时间,比单个人抽出时间还难。能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这是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历史时期适应新时代变化、新时期执政任务的治国共识。”卓泽渊说。(郑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