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摊点前的“黄牛”
月饼厂家:这个问题不好说太细 有网友在一篇题为《我的自白———月饼票流浪史———印刷月饼票比生产月饼赚钱快?》的帖文中讲述了月饼票的流通过程:“厂家找人将我印出来,盖上他们的大印———某些公司的经办人找到厂家团购,一般厂家会给予相应折扣(假设为八折)———购买的公司将我发给职工或者送给其他关系人———职工或收礼人一部分直接用于换购月饼,但更多的将我卖给月饼票贩子(有专门的人做这个,假设四折左右收购)———贩子一方面试图以高价将我卖给其他人,不过这样卖出去的不多,更多的可能是,票贩子收购后,其实是卖不掉的,而是等到中秋节一过,将我直接卖给最初发行的生产厂家,一般六折左右。”该帖文同时指出,销售好的厂家,假设发行100万的月饼票,绝对不会生产100万的月饼,实际生产的也许30万不到,其他就是通过回收,只印刷不生产也一样赚钱,甚至比生产赚钱快得多。
网友“细菌蘑菇”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每年(海口)彩虹天桥上都有人收月饼票,起初不理解:收来的月饼票都给谁了?真有人在等着买这收来的低价月饼吗?有知情人透露,不是被谁低价买走了,收月饼票的其实就是商家自己!商家高价卖出,再低价收回,月饼票一转手利润就有了,根本都不用生产月饼!”
对于网友的说法,晓剑比较认可:“其实每年的月饼卖多少,生产企业心里早就有数,现在‘月饼黄牛’这么活跃,那就说明肯定有一部分月饼票就是要在这个市场上循环的。”
对于将低价回收来的月饼票再倒卖给生产企业的说法,很多黄牛给予了否认:“就算我们想卖,人家也得要我们的啊!”
那么月饼生产企业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记者联系了海口两家月饼生产企业负责人,但对方一听说采访内容,均以“这个问题不好说太细”婉拒了。
由此看来,“印刷月饼票比生产月饼赚钱快”的说法或许还真的不是空穴来风、凭空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