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一线人物
李修雄老师在教学点的办公室里备课。记者 张俊其 摄
海口网8月29日消息(记者 史瑞丽)“这是什么?”“小袋鼠!”“对了!”在海南屯昌县乌坡茅石铺民族教学点的石板房里,8月28日,民办教师李修雄正在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看图画书,慈爱的目光中透露出对孩子们的爱。从1993年至今,李修雄在这里一呆就是18年。“孩子需要我,我也非常热爱这里。”李修雄说,他的最大心愿就是教出更多的学生,让他们走进高校,将来回报社会。
李修雄是屯昌人,因家庭贫困放弃了考取的大学。1993年,他听说屯昌黎苗山寨的孩子上不了学,就自己爬上山,找到茅石铺教学点,教学点其实就是盖在山坳中的石板房。看到村里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神,他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18年。
刚到这里的时候语言不通。李修雄开始学习方言,并最终融入这里。上课时,他先讲一遍黎族和苗族方言,再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按照乡里的规定,孩子们在这里读完二年级就可以去镇中心小学读书。由于教学点环境简陋,他要在一节课中为三个年级段的孩子上课。学生在一间教室中分三列学习,李修雄给一年级的孩子讲课时,学前班的学生就进行自学,而二年级的学生则对学前班的学生进行辅导。这种高难度又高强度的教学任务没压垮他,反而将他锤炼打造成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李修雄说他最大心愿就是教出更多的学生,让他们走进高校,将来回报社会。记者 张俊其 摄
二年级的小姑娘马秋丽有一双黑黑亮亮的大眼睛,看到记者总是羞涩地低下头,但在李老师面前就活泼起来了。这个教学点,开启了周围三个村子芽石铺村、三家村、坡心村孩子们的启蒙教育,让更多像马秋丽一样的孩子有书读。
据了解,2010年前,李修雄的工资只有300元,从2010年开始,才涨到1300元。因工资低,加上比较偏僻,不少人都劝李修雄另谋出路。但他却对朋友说:“这里的孩子需要我,离不开我,我不能走。”他表示,只要山区孩子需要,他还会坚守在教学点教书,让更多农村娃有书可读。
因为教学点只有他一名教师,所以即便患病,李修雄也不想让孩子们少上一天课。2006年,李修雄因胃病做了手术,但手术后第4天,他便回到教室给孩子们上课,线也没有拆。赶上刮风下雨,李修雄总是到孩子们的家里去,一个一个接到学校。
屯昌县是海南贫困县,而李修雄教学点所在的乌坡镇乌坡村委会又是屯昌的贫困村。这里的黎苗同胞靠种植不多的橡胶为生。李修雄就在晚上组织村里的成年人学法律、学文化。从1997年开始还成立了扫盲班,给村民扫盲。
除此之外,李修雄还通过阅读农业书籍,将先进的种养知识传播给村里的农户,他还请来农业专家指导科学割胶。渐渐地,黎苗族同胞都离不开李修雄了,谁家有事都想找他商量。只要谈到李修雄,大家都赞不绝口。66岁的老村长邓德秀说,不能让他“跑掉”,这里的孩子和村民都离不开他。
李修雄正在和孩子们一起看图画书。记者 张俊其 摄
两个学前班的孩子们在叠纸飞机。记者 张俊其 摄
从教学点毕业的孩子。记者 张俊其 摄
屯昌县乌坡茅石铺民族教学点的石板房。记者 张俊其 摄
屯昌县乌坡茅石铺民族教学点的学生们。记者 张俊其 摄
屯昌县乌坡茅石铺民族教学点的学生们开心地生活学习。记者 张俊其 摄
教学点的孩子在认真看书。记者 张俊其 摄
相关链接
[一线人物]省吃俭用 八旬老人10年助学28万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