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6日晚,市政工人连夜修路,铺沥青。
海口网9月8日消息(记者谢大强 通讯员郭辉摄影报道) 9月6日晚10:30,南沙路与海德路交叉路口处,车流明显减少。劳碌一天的人们准备休息时,市政工程维修公司海口路面所的20多名维修工人却披星戴月上岗了。
这些工人要对海德路口拓宽后的路面进行维修。为了避免白天修路影响交通,选择夜间修路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
原来的路面及新拓宽的道路之前已清理好,喷油机在地面喷上沥青油,从货车上卸下温度高达140℃的沥青混凝土热料后,伴随着摊铺机“轰隆隆”的响声,沥青料被摊铺在路面上,这时站在3米远也能明显感受到一股热浪袭来,没有防护装备的记者面对刺鼻的沥青臭味,直觉嗓子发痒忍不住连声咳嗽。
“你第一次接触沥青臭味,鼻子肯定受不了。”维修队女班长黄雅直劝我退远点。再一看维修的队伍中,还有5名女工,她们的防护装备都很简单,有的戴着口罩,有的用头巾将面部捂住,只露出眼睛。
现场指挥的所长蒋应海介绍,由于长期接触沥青有毒气体,维修工人嗅觉早已迟钝,慢性鼻炎、咽炎成了大家的职业病。
摊铺下沥青料后,几名女工拿铲或耙将料铺平摊匀。看女工们流水线似的干得那般顺畅,我接过一名女工手中的铁耙,试着耙了一下滚烫的沥青料,这看似轻松的活可并不容易,手上不使劲休想扒拉动黏性极强的沥青料。不到5分钟,如蒸桑拿般,我全身直冒汗,汗水顺着身体直往下淌。
“海口每一处沥青维修路面,都洒下了我们的汗水。”女班长黄雅说。
7日凌晨0:10过,压路机开过来了,一点一点推进,铺下的沥青料与原先的路面持平了。不料,3辆电动车先后穿过路中间的围档空隙,开上刚铺平的沥青路面,留下多道弯弯曲曲的车辙。压路机只得从头碾压。开压路机的王海涛说,“真希望市民能爱护市政设施,共同维护海口的美丽,这样政府也不用拿出钱来频繁维修人行道与马路了。”
凌晨2:20,夜色已浓,路上车辆与行人更加稀少,当压路机压完海德路南侧最后一块沥青路面后,工人们再次仔细检查一遍新补修的路面,收拾工具准备回家。
清晨8点,记者再经过这个路口,但见工人已拆除了围档,昨晚补修的路面看上去非常平坦顺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