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过去,“银十”迎来第一天,各地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开始见效。
楼市调控效果初显 部分二三线城市逆势上涨
“金九”过去,“银十”迎来第一天。各地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开始见效:高企的房价受到明显遏制,并且一系列迹象也释放出可能降价的信号。但是,虽然部分限购城市的房价已经在政策的不断施压下应声而降,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却依旧悄然上涨。
在山东烟台,去年7月均价在每平方米4500元左右的商品住宅今年1月以来已经突破6000元。
福建泉州城区的商品住宅均价,从1月份的每平方米7000元,到6月底首度“破万”;隔一个月后,已接近每平方米1.1万元。
辽宁丹东是今年上半年全国房价涨幅最快的城市之一,今年1~6月间,前四个月涨幅均在两位数之上,有三个月的涨幅更是名列70个大中城市首位。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堪称逆势上扬,有些城市甚至连月保持两位数上涨,这是本轮调控出现的新特点。
在调控层层加码、毫不放松之际,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为何依然“顽强”上涨?
据新华网报道,经记者实地采访发现,除了没有实行限购之外,其原因大致集中在,特色题材炒作下的“诱涨”、限购需求挤出下的“助涨”和较低价格基数上的“追涨”。
近年来,国务院批复了十多个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这成为一些城市楼市持续升温的重要题材。
泉州市区某楼盘售楼部经理称,新推出的很多房源都已售完,而大约30%的签约客户是受福建、厦门等地限购令影响“回流”购房。
在丹东,生态环境、气候良好,是宜居旅游城市,近年经济又快速增长,但房价基数较低,去年为每平方米3243元。调查显示,当地房价基本适应当地购买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