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0月25日消息(记者 黎光)《海口市“十二五”期间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1—2015)20日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为加快海口市“十二五”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运输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依据。
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市综合交通体系的整体运输能力大大提升,综合交通体系构成更加合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更加充分,城乡交通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市场和建设市场有序、开放竞争,交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快速反应、应急救助和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到2020年建成“能力充分、布局合理、结构均衡、衔接畅通、绿色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实现海口市交通运输现代化奠定基础。
公路:建设农村公路近2000公里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海口将依托市域内的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完善以“三纵七横”为骨架的农村公路网。
干线公路建设在完成“十一五”续建项目基础上,规划完成疏港公路拓宽改造、海榆中线拓宽、海榆西线拓宽、货运大道二、三期,新建永新———三江二级公路。
农村公路方面,海口市规划建设农村公路1455条、1999.65公里,实现海口市村村通水泥硬化路的目标。对海口市辖区内的重要县道进行改造,建设县道19条、149.9公里;对行政村道路1条、3公里,自然村道路1357条、1959.55公里进行路面硬化改进;改造四、五类危桥21座;新建大中桥2座。同时,改造国有农场道路65条、120公里,并对路面宽度小于5米的农村公路实施错车道改造工程。
旅游公路方面,“十二五”期间海口市规划建设旅游公路5条、83.4公里,其中滨海旅游公路2条、57公里,其它旅游公路3条、26.4公里。
集疏运道路和开发区、产业区出口路方面,“十二五”期间,海口市规划建设集疏运道路和开发区、产业区出口路5条、83.7公里,其中集疏运道路1条、5.7公里,开发区、产业区出口路建设4条、78公里。
水运:加强沿海港口、集装箱码头建设
“十二五”期间,海口市水运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重点是加强沿海港口建设,加大集装箱专业码头建设,推进公共码头建设。
港航基础设施方面,“十二五”期间,海口市围绕把马村港区建设为海口港中心港区为目标,积极推进马村港二、三期扩建工程以及海口港新海港区一期起步工程、海口港秀英港区航道改造工程等。
“十二五”期间,海口市将进一步发展游艇经济,规划金沙湾至曲口沿岸的客船游艇码头,规划新增游艇泊位650—700个。规划开设海口市内港湾旅游线路、海口市内河旅游线路、海口市红树林旅游线路、海口至三亚旅游线路、海口至西沙旅游线路。
铁路:加快西环铁建设,建环岛铁路网络
根据规划,铁路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重点是进一步完善铁路系统建设,形成海口站和新海口站一主一辅的客运站布局。“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加快西环高速铁路建设,形成环岛铁路网络。调整现有的粤海铁路功能,增建连接海口、洋浦等主要港口的连接线。
城市道路:建设纵横13条干道、打通7条断头路
根据规划,海口“十二五”城市道路骨架建设重点实施纵向干道10条、横向干道3条;片区道路建设重点实施长流片区、江东片区、海甸新埠片区部分道路建设;建成区主次干道改造及断头路贯通主要完成8条主次干道改造及7条断头路的贯通。到2015年,城市道路形成“七横十二纵”的城市主干路网及完善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
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轻轨服务海口周边城镇
“十二五”期间,海口市民游客乘公交更加方便。根据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要达到以下目标:市内公交平均出行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高峰期公交平均出行时间控制在50分钟以内,平均换乘次数不超过1.3次,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的40%,占居民总出行的25%。
为此,“十二五”海口将实施以下工程:
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西起火车站、东至新埠桥,线路全长24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轨道工程、结构工程、桥梁工程、机电工程及车辆基地等。
东环铁路改成城市轻轨工程,充分利用东环铁路海口段的剩余运力为海口市及周边城镇服务,建设轻轨交通。
公交场站工程,海口市建设公交首末站13个;规划公交车场、保养场合停车场10个,面积145984平方米,同时也作为部分公交线路首末站;共计规划站场18个,总面积204551平方米,其中白沙门等3个车场具有双重功能。
综合交通枢纽:新建5个综合客运枢纽
“十二五”期间,海口市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及建设重点是新建5个综合客运枢纽和5个对外货运枢纽。综合客运枢纽是指新海港站、凤翔西站、秀英港站、江东站、美兰机场站。对外货运枢纽是指南北通货运停车场、龙昆南货运枢纽、新海港货运枢纽、海口南站货运枢纽、机场北货运枢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