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0月25日消息 近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征集到的5种方法都无法有效检测出“地沟油”,将继续向社会征集鉴别方法。日前网络上盛传上海一中学生发明了“地沟油”检测方法,被众多网友追捧转发。记者昨天(24日)采访南京多位专家得知,地沟油缺乏有效检测方法的原因,是其种类、成分非常复杂,很难用一种方法有效区分其特异性,作出权威检测。而专家们也指出,检测只是“最后一道关口”,遏制地沟油流向餐桌重点仍在加强监管。
中学生发明地沟油检测方法,有人质疑有人追捧
近日,一则名为“教大家如何鉴别地沟油”的帖子在微博被广泛转发。帖子称,上海一位中学生发明了鉴别地沟油的方法:地沟油因反复使用,与植物油黏度冰点有差别,将油放进8℃左右的冰箱,如凝结,即为地沟油。
这个方法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很多网民存疑:地沟油真能用这般简便易行的办法检测出来吗?
经过一番调查,记者获悉,网传“中学生发明地沟油检测法”确有其事,不过发明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上海向明中学的一个课题组。该方法的原理是:猪、牛、羊、鸡肉等熬制成的汤,含有饱和脂肪酸较多,凝结点高,在10至15℃就凝固;而食用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凝结温度在-5至-15℃之间,凝固点低;动植物混合油则介于二者之间,凝固点通常在0℃。因为地沟油一般是各种油的混合,因此放入冰箱后,在0至-5℃之间凝结的,即可怀疑是地沟油。
“地沟油”检测难,在于成分极其复杂
省卫生监督所食品安全专家严隽德说,地沟油成分非常复杂,卫生部有关专家就多种方法反复论证了多次,很难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一下子区分开,而上述网传的办法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成为检测地沟油的权威标准。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忠教授同样认为,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讲有一定道理,但无法成为法定标准:“只能用于检测混有动物脂肪的油,但地沟油的种类是非常广泛的。”
记者了解到,地沟油主要包含3大类:一类是水煮鱼、火锅锅底等反复使用后的油;第二类是病死猪肉熬制的油;第三类则是反复煎炸过的老油。所以,地沟油并不必然含有动物油脂。此外,地沟油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比如用蒸馏法提纯的地沟油基本去除了动物脂肪,从成分上就很难鉴别出来。
李忠说,地沟油形成过程复杂,其间混入哪些有害物质,存在很多可能性,“以往的油脂卫生标准只有几项指标,地沟油经过一些处理,检测时都能合格。哪些有害物质会让地沟油必然‘现形’,仍需要研究。”
此前媒体报道,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研究出一个地沟油检测方法:检测油脂是否含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和特定基因等4大类核心指标。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沟油”经过人为特殊处理后,并不是所有样品都含有多环芳烃等物质。这一方法因此也被否决。
李忠说,经过多次加热后的老油尤其难检验。因为反复高温煎炸的油脂,使用过程中可以形成很多种聚合程度不同的聚合物,目前在技术上没有办法有效分别。
检测是最后关口,消除地沟油危害还需加强监管
专家告诉记者,在欧美发达国家,目前也没有一种科学有效的办法检出地沟油,但他们的地沟油问题却没有我国严重,“检测只是最后一道‘关口’,关键还在监管。”
记者了解到,发达国家大多对地沟油有一套严格管理措施。在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美国在对家庭厨房废物处理后,废油会由回收公司统一回收。德国更是每一桶泔水都备有“身份证”,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在案。
李忠认为,发达国家食品业以大企业为主,使用地沟油的违法成本非常高,“只要查到,可以罚得你关门”。而我国违法成本太低,使用者又多是小餐馆、个体业者,监管难度大。
此外,我国目前的地沟油监管涉及农业、工商、卫生、药监、公安等部门,如此“多头管理”,反而给监管带来很多漏洞。(记者查金忠)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