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1月17日消息 记者15日在海口街头发现,一方面交警协警在忙着纠正违章,另一方面各种交通违法行为仍随处可见。
“墨镜哥”:骑电动车逆行被查忙遮眼
时间:11月15日下午
地点:海府路与蓝天路路口
15日下午4点,在海府路与蓝天路交叉路口处,交警和派出所民警担负一项重点整治任务:对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现场整治。
交警刚刚对一辆违规载货的电动自行车进行纠正后,一辆小型电动自行车由海府路从北行至路口。车上除一名骑车的年轻男子外,还有一名长发女子。交警见状,随即将这辆电动自行车拦下,并要求骑车男子将车靠边停放后接受处理。
也许是看到一旁有记者在采访,骑车男子将车推行至路边停放后,利索地从随身的袋子里取出一个黑色眼镜……等他转身面对交警时,该男子已戴上墨镜遮住眼部。随后,其搭乘的女子也做出同样的举动。
对于交警开出的罚单,两人显得很平静。但在被问起是否知道电动自行车不能逆行时,两人却都拒绝作出回应。因违反规定逆行,骑车人被处以20元罚款。交警同时对乘车的女子作出口头警告。
“冒险哥”:为图方便冒险翻越栏杆
时间:11月15日下午
地点:海府路
在海府路上,正当交警对一辆逆行电动车车主进行口头教育时,在对面相距约200米处的机动车道上,一名扛着塑料袋的老人向车辆穿梭的路中央走去,准备翻越栏杆。
“那人好危险啊。”此时,一旁的一名女协警看到此景后,向周围的同事说。由于距离比较远,而且车流量大,眼见老人就要翻栏杆了,这时,不知老人为何又放弃了,向路边走去。随后,交警连忙找到老人。“你这样做太危险了,不能翻越啊!”听完交警的告诫后,老人却表示,她经常看到有人在此翻越栏杆,所以也想尝试下,由于年龄大了,加上栏杆比较高,所以又放弃了。
就在老人走后几分钟后,记者看到,一名年轻小伙子成功翻越栏杆,看到记者拍照,小伙子拔腿就跑,完全不顾正在路上飞奔的车辆。
“鲁莽男”:为躲处罚骑车逃跑撞了人
时间:11月15日下午
地点:海府路与蓝天路路口
在该路口,民警看见一辆电动车快速往南驶向路口,交警便上前示意骑车小伙子将车推到边上。
过一会儿,有隔离栏的人行道内又驶来一辆电动车。因当时是绿灯,交警便示意其停车靠边。骑车男青年见状紧急刹车,随即就地掉头,企图逆行逃跑。此时正有一姑娘从人行道上走来,电动车和姑娘瞬间相撞,姑娘差点摔倒在地。姑娘急于上班,未与男青年计较,而男青年顿时加足马力逃跑了。
据交警介绍,既要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又要保障骑车人安全,因此整治难度很大。有时骑车人强行闯关,就怕民警避让不及,因为交警大多曾被闯关电动车撞到过。
“电动车太‘调皮’,难度再大也得坚持整治!”现场一位女民警介绍,电动车不仅超速、闯红灯、走反道、骑快车道,还屡屡引发车祸。就在前不久,赵某骑电动车途经该路口时观察疏忽,将一老人撞伤,并送进了医院。
“法盲男”:违章被拦还说协警“不懂法”
时间:11月15日下午
地点:海府路与蓝天路路口
一位老大爷骑三轮车逆向行驶,被交警拦下后,老人立刻嚷了起来,理由是“巷子堵起来了,必须从这边逆向上大路”。记者看了一下,路口行人、车辆并不多,进出的车辆都能保持正常通行。交警向他解释了约两分钟,老人才承认错误,掉头离开。
5点20分左右,一辆电动自行车停靠在交叉口南侧的机动车道等待红灯,交警立刻吹哨拦下车主。这位姓黄的车主却带着一脸疑惑地问:“怎么了?”交警告诉他,非机动车不能行驶在机动车道。一听这话,黄先生动作极快,立刻下车并把车推到路边,他说:“就知道罚款,罚款就是你们的目的。”黄先生一边说一边解释,他刚刚和骑摩托车的朋友一起出门,与朋友分道后,他也没有注意,一直走在机动车道。
5点42分,一骑三轮车的男子带着一名女子,从海府路机动车道行驶,见到前面的女协警拦车,该男子竟回了一句:“关你什么事啊?你懂不懂法?”当场下车冲向女协警,把一旁拦车的女协警吓得连退了好几步。
一位骑电动车带小孩的妇女,不仅逆向行驶,还闯红灯横穿马路。拦下来一问,该妇女解释说急着送小孩上学。
如何管好交通市民建言献策
在整治现场,不少行人,甚至有被处罚的骑车人对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交通环境提出建议。
市民许女士说,很多人违反交通法规都是不经意的,所以应加大交通法规的宣传力度,时时处处提醒市民要遵守交规。
市民郭先生说,自己平时都是骑摩托车上下班,一开始也不记得戴头盔,还因此被交警拦下来教育过。可自从亲眼看到过一人骑摩托车出车祸,因为没戴头盔,头部受伤送到医院后,每次出门都会牢牢记着戴头盔。等得到教训才想到遵守交通法规就太晚了。希望交巡警部门多多宣传违章的严重后果,让市民们都真正地重视起自己的生命安全。
“要在道路栏杆、人行道等道路细节设置上加以完善,给车辆和行人提供更多方便。”一位行人说,市区很多路段,护栏很长,行人、非机动车过马路有时要绕很远,很多图方便的人便逆向行驶。合理设置护栏出口和斑马线,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些过街天桥,有利于改善市区的交通环境。
“员工违反交通法规,要到单位曝光。”在现场,一名交警建议,查处违法行为时,要抄告其所属单位,由单位监督违章个人。同时要在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等单位内设置交通违法曝光栏,张贴照片,公开曝光,放大交通违法行为处置影响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