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1月24日消息 欧盟委员会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欧元债券)的提案,当地时间23日甫一出炉便遭致来自德国和芬兰的强硬反对。
发行欧元债券的意图简单明白:以欧元、欧盟经济总量和欧盟成员国的信誉作为担保,给债务购买者一剂“定心丸”,这无疑也是欧盟能给出的“终极担保”。但德国总理默克尔很快对此表示坚决拒绝,芬兰财长也称“完全没有可能”。
有了共同担保,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更容易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成本较低的融资。欧元债券可能成为“久病难医”的欧债危机“最后一剂救命良方”,又因何遭遇阻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德国和芬兰的反应凸显出对发行欧元债券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和“政治风险”的担忧。
德国人最担心的是“我为你买单,你再去乱花钱”。正如德国财长伊布勒在接受电台采访时所说,“一旦开始讨论欧元区共同债券,会缓解这些国家的压力。”陈凤英向中新社记者指出,德国和北欧等以实体经济为主或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国家,不情愿看着那些因金融造假等原因制造出债务危机的国家“躺在欧债上渡过难关”。这可能导致不负责任的国家今后可以更不负责的“道德风险”。
所谓“政治风险”则正如芬兰财长所说,“我们无法向民众解释,为什么我们要为那些过去不遵守规则的国家负责。”对必须赢得民意的支持以保证执政地位的欧盟国家领导人而言,等待对自身伤害最小的出手时机和方式,也是令目前拯救欧债的各种方案很难达成一致、迅速付诸实施的原因。
包括陈凤英在内的很多经济学家呼吁,在危机时刻推出欧洲央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发行欧元债券;尽快着手实现欧元区的财政统一;最后走向欧洲政治整合,才能“走出欧洲的未来”。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公布发行欧元债券的可行性方案后也说,“欧元区如果能发行共同债券,将意味着欧元区的经济治理、一体化进程和财政纪律得到强化,象征着欧元区各成员国有强烈的愿望共同存在并发展。”但经济学家们也普遍悲观地预测,由于欧元区各国间的博弈和各种程序性因素,从方案提出到真正的欧元债券面世,恐怕需要长达几年的时间。
“欧元区就像等待输血和抢救的急症病人,如果等两到三年,它早就死了。”陈凤英指出,欧盟国家出于政治权衡的不作为,也令全球市场内潜在的投资者没有信心出手相救。
事实上,世界市场对欧元区的“信任预警”已经出现。23日,德国发行的10年期60亿欧元国债在市场招标中前所未见地落空超过三成。金融分析家评论称,这是投资商对整个欧元区投了不信任票。在陈凤英看来,连经济上还算不错的德国国债也难卖,这说明国际市场上的投资者不仅对欧盟经济,更对欧盟政治信誉正在丧失信心,“如果你总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信誉也就没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