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间借贷风波总是告一段落,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救市”措施也纷纷出台,该“救”谁?“救”什么?怎么“救”?事态的逐渐平静并不是终点,救助措施也不是最终的目标,想要对民间借贷问题釜底抽薪,恐怕要从长计议。
本期邀请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对温州、鄂尔多斯等地的民间借贷问题作深入的分析和相关金融政策的解读。他认为本次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部分私营企业主“跑路潮”,错不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之所以明知道百分之七八十的贷款利率,并不是“昏了头”,而是为了求生存,认为只要能熬到国际市场状况“转向”之后,扛过这一关就会慢慢好起来,从这个角度讲,中小企业做的是很理性的选择。 而民间贷款之所以火爆,是因为人为性有利率差存在,再加上传统的投资性较强的领域,例如股市、楼市的空间缩小,甚至封闭,那么民间借贷大量的开始转移,而银行体系能拿到资金成本又比较低,因此加剧了蔓延的情况。
可以看出,无论是理顺民间贷款的关系,还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金融“转型”来解决,像郭田勇教授说的“深化改革,放宽银行业,包括其他金融市场的准入制度,允许民营资本到金融机构里,把金融机构的这个量进行做大,同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放开,这样就保证社会上能够形成一个均衡的资金市场,这样对中小企业融资是有很大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就能够把它纳入到平等的一个平台上,来共同对待,这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最终方案。”
郭田勇教授还告诉记者,其实政府面对这样的困境也在积极想办法,也有地方政府官员跟他请教沟通过。但是目前地方政府迫切想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愿望是值得理解和肯定的,但是方法并不一定操作性很强。而有些国家的经验确实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郭教授跟记者聊天时就说到他的几个韩国朋友对此事的看法,他们笑道,民间借贷在20年前的韩国,跟中国现在情况一样,银行业也是只有国家才能办,利率也是有保护,民间普通的小企业,普通百姓借到钱就来了。后来市场开放,银行大幅增多,利率市场化,现在韩国的这个问题解决了,民间借贷自然会消声匿迹。所以一定要把握正道,这些短时间内的一些措施,只是说由于我们改革难以一蹴而就,我们只是想我们不得不有一些短期替代性的措施,但是长远方向到底应该怎么做,一定要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