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多发的停热事件如同推倒了一张多米诺骨牌,关于哈市供热设备的质疑之声不绝。近两三年高寒天气集中发生的多起事故直指同一个问题——脆弱的,仅仅是老化的管线吗?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管线故障致哈尔滨多次停热 某爆管已工作17年(图)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1-11-28 15:13

南岗区教化街与复华四道街交口处发生爆管后,市电力公司抢修人员在热水中进行不停热作业

  海口网11月28日消息  去年,多发的停热事件如同推倒了一张多米诺骨牌,关于哈市供热设备的质疑之声不绝。近两三年高寒天气集中发生的多起事故直指同一个问题——脆弱的,仅仅是老化的管线吗?

  今年开栓首月,哈市供热投诉同比下降五成。这并不意味着隐忧可以暂时缓解。11月24日发生在南岗区复华四道街的爆管,19日发生在珠江路区域的短暂停热,依然暴露出“冰山一角”:开栓前,供热企业究竟有没有全面检查维修,排查隐患?而这些已发生故障当中,是否有一些本可以提前避免?

  企业设备维修方案由企业自定,维修资金要由企业自筹。而不断上涨的供热成本造成资金链的恶性循环,或导致供热设备的维修资金被占用。一方面,集中供热所带来的热资源整合优势凸显;另一方面,面对不断拉长的供热“战线”,我们的供热应急系统是否真正完备?

  小故障与大事故

  即便是看起来微乎其微的供热技术故障,实际上潜伏着巨大威胁。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出事,却总有人在这个“多事之冬”绷紧了神经。

  距离珠江路35号最近一次停热事件,已过去整整一星期。市供热办供热管理处处长宋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该事件的来龙去脉显得不甚了解。在谈及23日南岗供热管线爆裂事件时,他表示:“这个事儿他们处理得很快。”

  19日中午,珠江路35号及附近的小区出现了一张紧急通知:“因我公司供热管线[DN200]阀门泄漏,定于今晚20时至明早6时进行抢修,暖气温度会逐渐降低,望用户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如果放水只会致使温度更低,望周知。”当晚20时,红旗大街、珠江路、中山路附近多个小区居民家中暖气已没了温度,室温下降至12℃。

  这并不是哈尔滨热电供热公司贴出的第一张停热通知。居民刘向春的印象中,从2009年开始,哈热每年冬天都会因为种种原因停一两次热,去年12月初那次停热的时间最长。

  那是一次致使3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突发式停热事件。有媒体报道称,停热前几日,哈热已经有人在香坊区油坊街与通天街交口处发现地面返水。当时有专家预计地下管线可能出现一个漏点,不足以影响居民室内温度,维修工作没有展开。直到12月1日维修工作才开始。去年12月2日至3日,白毛小区、通站小区、公滨花园、中山名苑、开运花园、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家属楼、立汇美罗湾、仁和家园等多处居民小区停热,直至12月3日晚,数万户居民才恢复供热。

  本月23日,南岗区教化街与复华四道街交口处发生爆管,市热力公司并没有采取停热措施,而是让工人在齐腰深的热水中带热作业。对于本月19日的停热事件,哈热工作人员更愿意将其定性为“故障”。位于红旗大街与公滨路交口的一处排气阀出现了一个“黄豆粒儿大小的洞”,况且停热抢修时间也并不长。

  不过,就在这看似短暂的一次停热期间,傍晚17时左右,刘向春的老伴坐在家中看电视时感到阵阵发冷,21时因血压突然升高被送往医院。不仅如此,几次受停热影响最为严重的珠江宾馆,与前几次一样,决定再次从当天中午开始停业。“我们不能骗客人住进来,大半夜再把人冻跑。”一位徐姓经理告诉记者,每次停业,他们不仅要承受停业造成的营业损失,还要忍受入住客人不明内情的责难。尽管次日早不到6时,房间已传来暖气上水声,但直至两三个小时后,房间才明显暖起来。“我们向哈热反映了很多次,他们在去年和今年为我们各免去1.5万元热费,但这远远不够弥补我们的损失。你们谁也无法体会,这么多次的停热给我们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徐经理对记者说。

  恰恰是在刚刚进入高寒期,哈热的供热设备便再次暴露出问题。去年最低室温10℃的经历,对刘向春等很多有着相似经历的居民来说,几乎成了一个噩梦。

  哈热去年的停热事故发生在华能停热事故之前。上个供暖期,业内不完全统计的大小停热事件过百起。其中,12月的华能停热造成10余万户停热三天三夜,今年1月18日哈尔滨发电有限公司因锅炉故障又造成区域内2.7万户居民供暖受到影响。大大小小的停热事件撩拨着居民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为什么老出事?为什么一出事就说‘管线老化’?早知如此,为什么不提前修?还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哪根管线有问题?”

  偶然与必然

  “南岗区那根爆管管线用了17年。供热是个基础设施薄弱的行业。”宋杨说,“市供热办规定企业进行维修改造,方案由企业自定,资金由企业自筹。企业是否维修,供热办目前没有处罚机制。”

  针对停热事件的“冰山一角”,市及区供热办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显得相当保守。香坊区供热办相关负责人在记者电话提出采访要求时说:“哈热不是跟你们说明情况了吗?有他们说就可以了。”对于设备故障能否提前避免的问题,哈热相关负责人认为:“不出事几乎不可能,只要设备运行,就会出问题。”

  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供热设施的严重老化。哈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立大规模的供热系统,全市最早的集中供热管线铺设于1984年。供热管线的国家规定使用年限在20年,哈市老城区的一些管线大多已到年限或超出年限。尽管企业也对陈旧供热管网进行过更新改造,但对更新改造的投入量远远不足。去年,市政府投入资金5000万元,加上热企自筹1亿余元资金,改造老化管网100余公里,今年改造了近250余公里,但仍有一部分管网在超期服役。

  市供热办规定,在供热期结束后,热企必须对供热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和更新改造,自定设备维修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筹集资金,应修尽修,并进行日常保养。如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马上维修,对潜在的隐患部位要重点监管,做好抢修抢险准备。而当记者问及“如果企业不检修,是否有处罚机制”时,宋杨表示:“我们只能对此做出规定。”

  今年,华能投入2000多万元更换了管网阀门和补偿器,并提前至10月7日点火进行调试,避免网管节点出现堵塞和泄漏等问题。从技术层面上说,每年夏季如果对设备全面排查,从7月、8月维修更新管线,到9月、10月充水打压、稳压,发现漏点及时处理,大部分故障是可以提前避免的。然而,这是一个工程量与投资量巨大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热企都能做得到。

  哈热的员工有363人,这些员工面临着很大压力。哈热与哈发同属中国华电集团,系央企。哈热公司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电发热,2000年陆续开始负责城区供热,在香坊区(包括原动力区)指定区域逐步完成并网。目前,哈热所负责供热的区域为建筑面积1400万平方米,涉及近10万户居民,这其中,以老居民和老住宅居多。以前,热费收缴过程相对顺利,但随着大量工厂家属区居民搬离,老房子被出租,近年来拖欠热费高达几千万元。不仅如此,那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楼,供热设备年久失修,居民也常常以房子不热为由拒绝缴费。

  不断上涨的供热成本,使热企的维修资金更加捉襟见肘。今年是哈热第三年亏损,这是电力系统中一个罕见现象。除热费上缴不理想之外,不断上涨的供热成本加剧了企业的压力。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煤价上涨对很多热企造成极大压力。以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煤炭价格为例,去年是每吨500元,今年则每吨接近600元。地矿的煤虽然质量不佳,但每年价格也在上涨。煤炭价格上涨造成供热成本增大,热企运营压力加大,势必影响到供热质量。记者调查中发现,即使是哈热这样的央企,每年也无法从龙煤如数拿到充足的煤,因为国矿存在一定的配比指标。而如果选择地矿,供热质量仍是一个问题。因为很多地矿煤燃烧的发热量比优质煤低一倍,烧起来“简直像石头一样”。

  技术PK:资金不足,硬件不足,大部分热企在抢险能力、应急能力与技术上下功夫。

  近年来,几乎每一件突发性供热事故都无不暴露出应急方面轻重不同的缺陷。哈发的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去年天气特别冷,大部分机组不得不超负荷运行,加大了磨损,所以导致泄漏故障。“锅炉跟人差不多,长时间不休息迟早会出问题。要是正常运行,我们可以用备用锅炉来替换,对换下来的锅炉进行检修,但如果全部或绝大部分锅炉都是满负荷运行,就没办法检修了。”

  天气并不是主要问题。哈市供热权威专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授孙刚告诉记者,对华能、哈热、哈投、达尔凯、大唐、哈发这样的大热企来说,设备与技术还是相对先进的。可两年前,华能就发生过电机停电事故,去年大唐在刚检修完管线几日后也发生爆裂事故。理论上说,这些大热企的管线都是近十几年内铺设改造的,且还在逐年逐段更换,它们的事故大多存在不可抗力因素。

  “发生事故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是否有处理事故的方法。”孙刚告诉记者,去年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华能埋在靠近地下的管线补偿器被江水腐蚀了。“这是一个极特殊,但影响重大的事故。”但在孙刚看来,华能涉及停热用户之广,是因为它的管线设计。哈热的地下管线却有一个优势。在香坊区与阿城区之间,哈热设置了双条管线,业内称之为“双管系统”。它可以采用一用一备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两个系统同时运行的方式,当一条管线发生事故时,另外一条管线可以保证正常运行,不至于造成大面积供热中断,产生公共安全问题。而对哈市最大热企之一的华能来说,从当时的设计来看,在出事管线所经过的供热区域,没有第二条线备选。

  “发现漏点其实是好事。因为在事故现场,寻找漏点的过程是异常艰难的。”孙刚说,任何一个事故都没有什么规律而言,但在哈市拆并热网、大力发展集中供热的趋势下,大企业供热设备“硬件”提升必须跟得上。资金和“硬件”不足,大部分热企在抢险能力、应急能力与技术上下功夫,在应急预案上做准备。”

  据了解,为防止一个集中供热热网发生事故后大面积居民挨冻,我市正在准备将目前各自为战的热网进行连接。如其中一个出现问题,邻近热网可以“增援”。

  抢修过程中的力度和态度也决定了抢修的结果。在今年复华四道街的爆管抢修中,工人们跳入满是热水的事发现场“带热”抢修,大多数居民用热并没有受到影响。

  集中供热的A面与B面

  小锅炉拆并与集中供热的大势所趋。人们更关注的是并网之后的公共安全问题。

  走访中,常常听到两种声音。很多以前是小锅炉供暖的居民家,供暖一直不好,今年小锅炉并网了,大企业供热了,家里温度上来了,从13℃直升到22℃。但刘向春等居民的疑问则是:“以前我们企业家属楼自己供热,自从并网后,温度下降了两三摄氏度,烧得不如以前好了。”事实上,对于集中供热,居民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房子能不能热?

  有这样几组数字,可以直观感受到哈市集中供热脚步之快:今年哈市加大小锅炉拆并力度,拆除了497台小锅炉,是往年的近5倍。今年小锅炉拆并到集中供热网的面积为702万平方米,10万住户受益,集中供热普及率由原来的67%达到了72%,增加5个百分点,为历年来增长速度最快。

  集中供热的最大优势是将优质的热源为更多居民所享用。孙刚认为,规模大的企业,供热可以保证质量,并有分配煤的优势,既可做到城市节能减排,又方便管理部门监管。更为关键的是,并网过程中的管线更新与科学铺设,可以最大程度消灭老管线的先天缺陷。

  在小锅炉并网、大热企承担更多供热任务的同时,大企业的供热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年供热首月,一些大热企投诉量相对较多,而在集中供热进程中,大企业的硬件和软件也必须跟上,对大企业的管理更需加强。如哈热在一些并网区域中,由于涉及面积较广,供热“战线”较长,加之管理方式与供热设备的“双重老化”,很多问题已经以各种方式显现。

  集中供热在路上,城市供热发展与节能环保的任务要同时推进,但还有一个现实问题需要注意:高耗能高污染的小锅炉房拆起来痛快,但代替这些小锅炉房的新建、扩建供热设备却往往不能马上投用。就目前现实条件来说,全市没有并网的小锅炉供热面积将近3000万平方米。这是由于目前热源能力不足,即边建设边并网。随着每年供热能力的增加,我市的小锅炉是需要逐步并网的,主城区计划3年内全部并网。其中,上访投诉多、有弃管倾向、问题较大的小锅炉则被选定为优先并网。

  供热管网属于公共设施,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这一行业更多需要政府支持。很多业内人士希望管网建设能够得到政府更多扶持,更希望政府可以为供热企业提供维修保障金,为供热系统的健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相关新闻:

农民只身救火被重度烧伤 众市民为其捐款解急
武汉眼镜市场激烈暗战 同品牌不同店价格相差数倍
湖北“轮椅妈妈”:双手“走”出坚强路(图)
慈父照顾残障儿子31年 天天携其散步6小时(图)
农民微博卖菜陷困惑 吸引两千粉丝仅30人变顾客
通信兵10年巡线16万公里 相当于绕地球4圈(图)
男子机场里上演闹剧 以死相逼不让妻子“飞走”

 

相关链接:
男子机场里上演闹剧 以死相逼不让妻子“飞走”
通信兵10年巡线16万公里 相当于绕地球4圈(图)
农民微博卖菜陷困惑 吸引两千粉丝仅30人变顾客
慈父照顾残障儿子31年 天天携其散步6小时(图)
湖北“轮椅妈妈”:双手“走”出坚强路(图)
武汉眼镜市场激烈暗战 同品牌不同店价格相差数倍
农民只身救火被重度烧伤 众市民为其捐款解急
[来源:哈尔滨日报 ] [作者:王坤 庞淼 孙岩] [编辑:郑克姗 实习生曲芷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