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吸毒传播得到控制
经血途径传播,是艾滋病三大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吸毒;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可刺入人体的针具和医疗器械;移植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组织、器官;与感染者或病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方式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一直以来,我国艾滋病经血传播基本都是以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
在我省,艾滋的主要传播方式正在悄悄发生改变。据何启亚介绍,从2006年开始,我省在吸毒人群较多区域,建立美沙酮(以美沙酮替代海洛因)社区维持治疗门诊,全省13个市县设立30多个美沙酮治疗点,还有14个清洁针剂免费交换点。这两项重要措施避免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感染传播,通过5年努力,出现良好效果。吸毒人群感染艾滋者,由以前的90%已降低到42%,并且还在持续降低,估计到今年底会降到30%。而性传播艾滋已超过50%以上,且呈上升趋势,我省艾滋病的传播最主要的途径已由吸毒人员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转换为经性行为传播。
安全套能有效减少风险
专家称,青年人更要关注性健康问题。青年是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身体发育逐渐成熟,对性的问题会更加关注,但青年人的心理发展往往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再加上性健康的知识缺乏,使青年人更易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中。
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针对牛仔之间的恋情进行立法,在社会包容下有男同性恋者结婚,大力倡导互相忠诚,减少性伴侣,减少了传艾概率。目前我国在此方面基本停留在健康教育的层面,通过宣传尽量让人们认识到男男性行为存在风险,靠知识减少风险,但遗憾的是就像一些医生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仍不戒烟一样,不少男同性恋者也产生了“知识与行为的分离”。
何启亚建议有同性恋倾向者,尽量不与多伴侣发生性行为,尽量不与不清楚背景的人发生性关系,在医学预防从根本上尚未找到很好的模式情况下,发生一切性行为,都尽可能地使用安全套,以大大减少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危险。大学生尚未结婚,学校应对其进行正面教育,使之未成家之前不发生性行为。大学生如果发生性行为,一定要戴安全套,以减少风险保护自己。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