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
最怕亲朋好友不理解
做志愿者需先过“心理关”
由艾滋病患者、大学生、社会工作人员、义工等组成的志愿者,经历了数次内心煎熬,他们投身到防艾工作中,忍受着路人的白眼,发放宣传单、安全套,接近患者与他们的家庭,安抚他们的心灵,他们图啥?志愿者说,帮助艾滋病患者回归社会,他们就知足了。
“我以前是做生意的,六年前一次偶然机缘,得知小区内有家人生活困难,连日常的物业费都支付不起,我就主动帮助他们。”何其聪说,经常帮助这家人让他萌生了组织志愿者协会的念头。“凭一个人的能力,帮助的人太有限了,组织起一些有同样爱心的人,能帮助更多的人。”随后,何其聪去注册志愿者协会,得知红丝带志愿者组织要在西安设立分会,他立即入会。
“每个人都有个心理接受的过程,我刚接触这份工作时,也经历了一番内心纠结。”何其聪说,“很多人惧怕艾滋病远远多于这些疾病本身,志愿者最大的困难就是先得过了自己‘心理这一关’。”何其聪介绍,红丝带志愿者协会西安分会创立已经有六年了,目前协会里有600多名志愿者,他们分别负责对患者的心理关怀和干预。
志愿者组织在艾滋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何其聪介绍,相关部门接触目标人群比较困难,患者有时也会产生抵触心理。而志愿者则不同,他们容易被目标人群接受,宣传健康性行为,对他们进行持续的心理关爱,其实承担着艾滋病防控很大一部分工作。
“义工对我们很好,他们不歧视我,还和我们一起吃饭。”艾滋病患者艾文说。得了这种病,一般都心灰意冷,不愿意和别人接触,从心理上与世隔绝了。这样就难免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态,甚至有患者产生扭曲心理。小马是一名专职义工,辅助做些艾滋病患者的心理辅导。他告诉记者,患者的心理比正常人更脆弱。与他们接触,一点都不能表现出同情、可怜他们的样子,有时候一个不恰当的眼神,都会让之前的心理干预前功尽弃。“所以,心理关非常重要,只有从内心真正接受他们,你的表现才让他们不设防,才能与他们更深入的沟通。”小马说。红丝带防艾协会目前有4个专职志愿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常规工作。每天八小时,每周工作五天。
“我们机构目前有80多个感染者,每年都会有一些心理培训,还会通过组织一些户外活动,让他们逐渐走出艾滋病的阴影,重新站在阳光下,坦然面对生活。”小马介绍,通过治疗,很多患者的生活都比较正常。
志愿者也要清除心理垃圾
何其聪称,志愿者总是在听别人倾诉,长期以来,志愿者们心里也堆积了很多“心理垃圾”,他们的压力如何释放?何其聪说,专业志愿者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减压方式和调整心态的技巧,把工作和私生活分开看待。闲暇时间,一边听听歌一边闭目养神,下了班后,回家与家人在一起,看电视,吃个团聚饭,不把工作带到生活中。
做一名志愿者,工作辛苦还在其次,他们最害怕亲朋好友不理解他们的工作。安安是一名志愿者,对于做一名防艾志愿者,她有些亲戚朋友、同学不理解,对她予以语言攻击,甚至被某些朋友“谨慎对待”。但她却表示:“虽然这些坏情绪长期堆积在心里,不被人理解是很痛苦的事,但自己更能深刻体会到患者被周围人孤立、排斥的痛苦。”
艾滋病患者艾文说,其实他也很想做一名志愿者,由于担心自己的个人隐私暴露,他还是选择放弃。艾文说,其实志愿者最辛苦了,他们能够放弃很多休闲娱乐时间,关心和帮助艾滋病患者,希望社会也能给予志愿者一些关注,不要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让爱心红丝带飘起来。
(注:为保护个人隐私,文内艾滋病患者、恐艾者和防艾志愿者均为化名)
相关链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