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男同艾滋病人怕歧视隐身 称怕曝光更怕面对现实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1-12-02 10:07

    1日,在烟台文化中心防艾活动现场,一名女孩拿着消除歧视的宣传板。记者 熊戈措 摄

    海口网消息12月2日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至少在目前仍游走于社会边缘的人群,他们是患上艾滋病的同性恋者。

  人们的视线似乎只有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之际才会投向他们。实际上,目前艾滋病感染者人群的构成特点正发生变化,以往的高危人群如性服务者比例逐渐降低,而男同性恋感染者的比例正在增加。他们隐蔽地生活在各个角落,成为社会中的一个庞大的群体,不容忽视。

  “怕是没用的,要理智起来”

  1日中午,在济南一家咖啡馆,记者见到了身形瘦弱、一身休闲装的宇轩(化名),在记者伸出手之后,他略显犹豫,之后很热情地握手。

  出生于1979年的宇轩是个男同性恋者,5年前查出感染了艾滋病毒。他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药瓶,晃动了一下说:“从去年12月份开始服药了,正式成了艾滋病病人。”

  那时他的CD4细胞已经降到了249,必须吃药治疗了。宇轩熟知有关艾滋病的很多术语,他跟记者解释,所谓CD4就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正常成人的CD4细胞在每立方毫米500个到1600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CD4细胞出现下降,标志着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一般小于每立方毫米350个时,医生会建议艾滋病感染者服药。”

  就在去年的今天,记者与宇轩见面时,他状态有些差,自称CD4细胞已经降到300以下,但还坚持着没服药。“一旦服药就是终生的,总觉得很忌讳。可是后来降得越来越少,不得不吃药了。”

  坚持服药一年的时间,宇轩的病情得以控制。“瞧我现在精神多好,有些朋友说我皮肤都好了很多。”他拍了拍自己的脸颊。

  宇轩的治疗是在所在区的疾控中心进行,“药品是免费的,一般一个月去一次,医生态度不错,保密也做得好,跟他关系不错。”宇轩说,有些病友因为心情不好会跟医生吵闹,那是不理智的,“服药的副作用可能会很难受,但是一定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保住生命。这也只是一种病而已,怕是没用的,要理智起来。”

  “有时危险就在身边,却不知情”

  像每一个艾滋病感染者一样,宇轩也经历了最初知情时的巨大痛苦。他清楚地记得2006年8月的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是济南某区疾控中心人员,问他是否在两个月前献过血,想再让他回去检测一下。他的确在济南献过一次血,便满腹狐疑地回去进行检测,结果显示:HIV阳性。他被确定感染了艾滋病毒。

  “跟死了一样,不知道怎么回来的。”宇轩说,回到济南租住的房子里,他见到了男友,第一句话就是:我完了,染了病,你赶紧去查。男友神情有些紧张,但还是安慰他,说没事的,一切都由两人来承担。

  让他欣慰的是,男友没有感染。他提出了分手,男友坚决反对,并表示这不过是一种疾病而已,让他不要想太多。

  这让宇轩感觉到一些温暖。“如果不是朋友鼓励我支持我,我恐怕撑不下来。”宇轩说,“我们这个群体跟异性恋不一样,很多都是不固定的,感情也很脆弱,所以我很幸运。”

  宇轩的男友是外地人,已经结婚生子,妻子孩子在老家,他一直在济南打工。两人相处十多年,关系一直很好。

  染病后,宇轩脑子里一直痛苦地想是怎么感染的,但一直没有结果。“这跟男同群体混乱的性关系有关,也跟缺乏安全防护有关。”宇轩说,这个群体行为隐蔽,即便感染了也都是保密状态,因此在混乱的性关系中很容易迅速传播,“有时候危险可能就在身边,但是你却不知情。”

  “不仅怕曝光,更怕面对现实”

  对于男同艾滋病感染者,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孤独,本身是同性恋,再加上感染艾滋病,双重身份被很多人所不能接受。

  “单独拿出任何一个身份,周边的人都会退避三舍。”宇轩苦笑着说,正是为了寻求一份温暖,宇轩成立了服务男同中艾滋病感染者群体的组织“友爱人生”,“到今年固定成员近百人,济南有30多个人。”

  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男同群体的性行为进行安全干预,同时为感染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咨询服务。宇轩说,很多艾滋病感染者会很抵触媒体,“不仅是怕曝光,更是不敢面对现实。”他坦承在自己刚染病的几年内,也一样抵触外界的关注。

  “恐惧是由于不了解它,只要对这个疾病的发病原理以及治疗方式和情况有细致的了解,就会减轻对它的恐惧。”宇轩说,他接触过感染艾滋病后还生活了30多年的一位大爷,人很乐观,身体也很好,跟普通老人没什么差别。

  尽管如此,宇轩还是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隐私。现在他在一家康复中心工作,周围的同事并不知道他的情况。“之前在某个公司工作时,跟一个同事关系很好,我曾试探地问他怎么看艾滋病人,他说得很难听。我听了心里像扎了根刺,之后就不再想公开了。不是不想公开,是不敢。”

  “绝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我们这样的人,这就是为什么‘隐艾’如此多的原因。”宇轩脸色有些阴,有些病友甚至不敢告诉父母和妻子。

  “希望能给我们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有时候甚至一个握手、一个微笑就够了,而不仅是在12月1日这一天。”宇轩承认内心深处仍然有着恐惧,他希望周围能少些冰冷,多些温暖。

 

相关链接:

艾滋几乎波及所有人群 有大学生因赶时髦同性恋
我国存活艾滋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
第24个“艾滋病日”记者走近艾滋患者倾听他们心声
海口疾控专家谈艾滋: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
艾滋感染者举牌征万人笑脸 此前因公开身份失业
海口疾控专家谈艾滋: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
关注世界艾滋病日:海南新婚妻查出艾滋丈夫不离不弃
海南发现24例大学生艾滋感染者

 

 

相关链接:
海南发现24例大学生艾滋感染者
关注世界艾滋病日:海南新婚妻查出艾滋丈夫不离不弃
海口疾控专家谈艾滋: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
艾滋感染者举牌征万人笑脸 此前因公开身份失业
海口疾控专家谈艾滋: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
第24个“艾滋病日”记者走近艾滋患者倾听他们心声
我国存活艾滋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
我国艾滋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 八成经性传播
艾滋几乎波及所有人群 有大学生因赶时髦同性恋
[来源:齐鲁晚报 ] [作者:郭静] [编辑:郑克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