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提出“弯道超车”,还是要求“跳起来摘桃子”,主政山西18个月来,袁纯清的急迫之情溢于言表。
11月初,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刚刚结束,这位精力过人的省委书记便一头扎到了基层。与之前一路走、一路看的“沉重”不同,善于捕捉细节的袁纯清,在此次车马劳顿中有了“新发现”……
闹钟“下岗”了
去年10月的首次“全省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观摩检查”中,在点评和总结会上袁纯清都倡导改进会风──少说表扬的话,多指出不足;学会讲短话、讲有用的话,要言之有物。
“当时规定每人点评时间5分钟,但有的领导不适应,往往打不住,所以就用闹铃来提醒,铃声一响就中断讲话。”山西省委办公厅某工作人员表示。而“话要短、评要准”的要求,也一度令许多领导难以适从。
现在,闹钟“下岗”了!今年11月12日,在全省观摩检查总结座谈会上,袁纯清留意到了会场上的这个细微变化。
3个半小时里,38位省领导、市委书记市长及厅局长先后发言。每人的发言时间限定4分钟,虽无闹铃提醒,却几乎无人超时。等主持人袁纯清作完最后发言,抬腕看表,正好中午12点。会后,袁纯清颇为感慨,“3个半小时、38个人发言,言简意赅、言之有物,开创了好会风。小细节,却是大转变!”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潘云表示:“从会风看作风,‘讲短话’看是小事,其实是当前山西干部作风转变的一个侧影。”
2010年7月29日,在山西省领导干部大会上,袁纯清首次将“干部队伍对大发展思想准备不足”列为山西所面临的最紧要问题,并提出解放思想及加强干部作风和本领建设。
此后不久,山西刹“三风”(狠刹闲话生非的不良风气、拉拉扯扯的庸俗风气、吃拿卡要的恶劣风气)与袁纯清向全省干部“三次荐书”的举动成为全国舆论热点。袁纯清的吏治方略开始奏效。
即便如此,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袁纯清仍将干部“本领不高”、“执行力不强”视为山西转型跨越的短板。在11月1日召开的中共山西省委十届一次全会上,袁纯清近5000字的讲话,全是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论述。
农民有了“想法”
11月2日,袁纯清再进砖壁村。这是近半年来袁纯清第三次到自己的驻村联系点武乡县砖壁村。
与之前两次不同,袁纯清感觉到这个小山村在“变”。除了村容村貌的变化外,从大家的言谈与眼神中,他察觉到农民求变、求富的愿望强烈起来。
第一次踏进砖壁村时,袁纯清的直观印象是“随遇而安、恬淡寡欲”。“贫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把贫穷当做一种习惯”──这句袁纯清经常讲到的话,恰恰就是彼时砖壁村村民的状态。
深入砖壁调研后,袁纯清把“思想保守”、“办法不多”看作是农村贫困的症结。因而,在出台干部“包村”方案时,袁纯清要求:不能单纯给钱给物,搞扶持型的富裕村庄。干部要沉下去,通过亲力亲为,与农民一道,帮助找出一条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收入翻番的路子。
“我不是带着钱来的,而是带着感情和思路来的,主要是与大家一起找出一条路子,关键还是要用市场的方式来运作,不能因为砖壁村是省委书记的联系点就简单地给钱给物。”袁纯清说。
对于山西干部“包村”的做法,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有着更深层次的见解:“西方把他们民主的最高境界叫‘参与型民主’,就是指决策者打开门来,允许少数人民的代表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来;而我们的民主却是要求决策者走下去,走到最基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和他们促膝相谈、帮他们推碾种谷,与他们在田间地头共话春华秋实,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决策国计民生。”山西当前发生的“民主实践”,开始让农民真正有了“想法”。
“新特区”见效果了
9—11月,在走遍山西11个市、实地察看了151个重点项目和工程后,袁纯清有些意外──雨后春笋般的转型项目层出不穷,甚至涌现出众多“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大项目。
履新之初,袁纯清曾将“新产业发展和新项目储备不足”归结为山西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提出“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思路。
在袁纯清眼里,煤炭就是“硬通货”。他提出,“既要‘有中生有’,用资源换资本、换技术、换市场、换项目,又能‘无中生有’,靠胆气、才智开创新的产业天地。”对于传统产业全循环、抓高端的路子,袁纯清也极力推崇。
而更大的转机在山西转型攻坚期悄然而至。
2010年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第一个资源型综改试验区。外界因此把山西称为中国的第九个“新特区”。
山西省发改委主任李宝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转型综改区的设立是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关键是抓好‘十二五’的5年起步期,要基本建立有利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布局和建设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转型项目……”
正是基于“新特区”的获批,山西开始被国内外资本所青睐,吸引了大批转型项目的落地,但在袁纯清眼里,“干几件具有全局性、标志性的大事”才是当前最紧要的事。
相关链接
袁纯清:一个招呼都不要打 彻底堵住跑官要官路子
袁纯清回应“晋官难当”:处变革时期做官都难
【山西】文化建设铿锵前行 文化建设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