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们各种年龄都有,以壮年居多,有的是长期在街头乞讨,有的过着变卖垃圾为生的生活。
“今天运气不错,还能有鸡翅膀吃。”在墙角,记者注意到一位在附近乞讨的流浪汉边吃边兴奋地跟旁边的流浪汉说。对于自己的这种生活状态,他告诉记者,虽然会遭人白眼,习惯了就不觉得什么,他喜欢这样的生活。
流浪在外不愿进救助站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数流浪汉都过着乞讨为生的流浪生活,他们来到三亚后无依无靠,白天主要靠乞讨点钱来维持生存,饿的时候就到饭店附近等着拣饭吃,到了晚上,就会拿出棉被,露宿街头。如遇到雨天或寒流时,他们就会睡在小区内或者ATM机营业厅内。
“不,不去救助站,我们不需要任何救助。”在解放路中国银行门口,一位流浪汉对于记者提出的为什么不到救助站的提问如此回答。采访中记者看到,和他“住”在一起的还有两名中年男子,他们三个人裹着棉被在中国银行门口一字排开躺在地上。另两名男子面对同样的提问,也表示不愿意到救助站去。
记者走访了多位露宿街头的流浪汉,让记者吃惊的是,他们宁愿过着这种露宿街头的生活,也不愿意到救助站寻求帮助。“在外面住得自由,进救助站就太拘束了。”一位流浪汉说。而有知情者透露,这些流浪汉在乞讨或者拾破烂的时候也有部分收入。
四处游走成管理“软肋” 街头的流浪者大致有两类,一部分是以乞讨为主的乞讨者,他们有的是因为老弱病残,有的是以乞讨为职业的。还有一部分是因盲目找工作将身上的钱花光,或受骗或因家庭原因选择在外面流浪。
据了解,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自愿求助、无偿受助”为救助原则。然而,以管理办法为准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时常常会遇到尴尬。对上门求助的人员,救助站目前做到的只能是将老、弱、残疾者送到家,对青壮年者视情况购买车船票,提供路上的食品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面临的困境。而有些人因靠乞讨有一定的收入,他们根本不愿进救助站求助,宁愿过着露宿街头的生活。流浪汉不愿进救助站,不易管也就成了城市管理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