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殇日本
“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受难者、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在自传体小说《个人的体验》开篇这样写道。因遭受核辐射,妻子诞下畸形儿,他曾想过把孩子杀死。2011年,这样的叹息再一次覆盖日本民间。
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像捏碎一块豆腐一样摧毁已然劣迹斑斑的福岛核电站,使之发生严重的核泄漏,酿成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灾难。这场日本空前的震灾挥一挥衣袖走了,却留下诸多难题:灾后怎样重建?核能问题怎样解决?日本持续低迷的经济怎样复苏?
暗流汹涌的政权角力
地震时虽表面政治休战,实则暗流汹涌。大灾结束各方算账,菅直人内阁黯然下台,新首相野田佳彦上台的同时也接过来一副“烂摊子”——灾后重建、核能、公共债务、经济增长、医疗社保改革和财政等众多棘手问题摆在面前
地震发生时,时任日本首相的菅直人正在国会参议院为预算问题与在野党舌战。菅直人政权本已岌岌可危,而地震成为其证明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救灾压过一切,民众选择相信政府。事实上,菅直人内阁总的来说表现不错,特别是官房长官枝野幸男每天通过电视向公众报告地震信息,有时一小时内数次露面,不少人称他“近乎等于信息”。地震6天后,内阁支持率回升到35.6%。
然而,这根“救命稻草”渐渐地被失望吞没。对国内外救灾团体要求“许可证”,对海外捐助的药物要求获得“批准”,甚至对震区物流公司运送物资的批准时间也太长,政府的拖沓导致一边是震区物资的匮乏,一边却是东京仓库的搁浅以及志愿者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菅直人内阁来说,核泄漏应对迟缓、缺乏决策力更是公认的败笔。发生核泄漏十多天,政府没有举行过一次记者招待会,没有发表过具有专业依据的意见,信息的不透明难免令人质疑,核能安全权威何在?
在民众的呼声下,菅直人首次提出激进的“分阶段废除核能”主张。实现这一主张可谓“遥遥无期”,而美好梦想无法付诸可行措施的结果是,既树了敌人,也失了民心。
地震时虽表面政治休战,实则暗流汹涌。大灾结束各方算账,菅直人内阁黯然下台,新首相野田佳彦上台的同时也接过来一副“烂摊子”——灾后重建、核能、公共债务、经济增长、医疗社保改革和财政等众多棘手问题摆在面前,是否能渡过难关结束“短命”风险,仍是个问号。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