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琼山区旧州镇黄群村村民黄会文喜贴春联。 通讯员 龙泉 摄
海口网消息1月22日 (记者黄敏 通讯员龙泉) 21日,琼山区旧州镇黄群村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村民黄进看着四头又黑又亮的和牛,心里美滋滋地盘算,多亏有了市领导的帮扶,大伙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造血型帮扶
16间鸡舍让收入翻番
这里原来是全市最贫穷的村庄之一,翻看以前的旧照片,村里满是乱石和杂草,院落破败,道路泥泞,村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00多元。
但是,一切都从2008年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年的8月,村子被定为市领导结对帮扶村庄之一,帮扶联系人就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辞。在陈辞的关心支持下,市、区有关部门和企业在黄群村投入100多万元,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建起了文昌鸡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
记者在养殖小区里看到,长96米、宽9米的鸡舍整洁、干净,一排鸡舍分为4间,分别编号,每间有2500只鸡。“我们刚开始都怕养不了、卖不掉。”村长黄会明说,村民以前都是家里养个十几只过年吃,一下养几千只,难免有些担心,但是看到公司出鸡苗、包销售,经理、技术人员都长驻在村里,13户大胆的村民“尝了鲜”,报名建了16间鸡舍。
“每出栏一只鸡,村民可以得到1块钱,饲养70天就可以出栏一批,收入高的,一个月有1800多块呢。”黄会明掰着手指开心地说道。“什么都有公司,我们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村民黄起才说。养殖小区一年可以出栏16.8万多只鸡,村民人均纯收入已达4800多元。
“生产”幸福
帮扶要帮到点上
在黄群村文化室不远处就是村民黄进的家。“陈书记每次来我都看着呢,在以前,就是烂泥路也只有百来米长。我回来10年,这里发生的变化可大了,我带你走走看。”黄进开心地带着记者走在村道上,如今,3.5米宽的环村路一铺就是1.3公里,还有一个标准化的排球场。“附近几个村子每年大年初一都要打排球比赛。”黄进说。
最初没有报名参加养鸡的黄进虽然少了一项收入,但是脑子活络的他,居然学起了养殖小区“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开辟了20多亩的林地养起了价格较高的和牛,并且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和牛养4-5个月就可以卖2、3千块钱,而本地的小黄牛养一年才能卖这个价钱。”黄进给记者作了一个比较。他的合作社还带动了4户农户一起养和牛。黄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养一头和牛需要2到3年,可卖8万到10万,投入成本是3-4万,这样农民还可以赚一半的钱,非常划算。
“欠发达地区的核心是发展。”令人可喜的是,领导挂点帮扶的制度还将延续,黄群村“生产”幸福生活的模式,还将复制到越来越多的村庄。
相关链接:
海口市农业局开展春节帮扶慰问活动
海口今起推行就业失业登记制度 凭证可享帮扶政策
海口市国土资源局促进结对帮扶工作深入发展
海南:低收入群体走出生活困境仍需多渠道帮扶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