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跟部族势力打交道,扩大情报面”
非洲国家的国内形势短期内难有根本性改善,在这一既定条件下,在那里的中国人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贺文萍认为,这需要中国政府、赴非开拓业务的公司以及公司员工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她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外交部越来越重视海外华人的权益保障。2006年5月,外交部在领事司设立领事保护处,协调处理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2008年8月,外交部又在领事保护处的基础上成立了领事保护中心,其职能之一便是发布领事保护和协助预警信息。
除了外交部,各驻外使馆也强化了这方面的功能。贺文萍认为,中国驻非洲各国的使馆不仅要协调与所在国政府的关系,也要跟各部落、武装势力的领导人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扩大接触面,增加情报来源。
这样一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使馆便可尽快确定是谁干的,尽快展开谈判或营救,确保人质安全。必要时,中国政府可利用当地政府军实施营救,因为“中国现阶段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派海豹突击队满世界地救人”。
企业:“要算‘安全账’,配备安保力量”
在非洲承接工程的公司是组织、实施项目的实体,自然也是确保员工安全的第一责任者。以往,中国企业“走出去”,往往只重视经济成本的核算,只要回报率可观,便跃跃欲试,对安全成本考虑不足,风险评估不够全面。
贺文萍建议立志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今后要增加对安全成本的重视程度,外交部人手有限,对海外中国公民的服务不可能事无巨细,企业必须提高主观能动性。她透露说,中国进出口银行曾聘请她所在的研究所做过非洲的安全评估报告,其中涉及相关国家的政府政策、经济风险和安全等方方面面,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在了解风险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该尽量为项目配备一套自有的安保力量毕竟,预防比善后更重要,遇事后借用当地政府军需要经过一连串繁琐的外交手续,效率不高。
在这方面,抗击索马里海盗的经验可供借鉴。商船来往于亚丁湾地区,海盗随时可能出现,不少货运公司聘请了安保力量随船队出海,他们是退伍军人等拥有专业安保技能的人员,能够有效确保船上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企业对安保工作的重视程度正在加大,此前据苏丹军方官员透露,苏丹已经出现了一支来自中国的私人安保队伍。
个人:“学当地‘方言’,遇事后打人情牌”
政府要做好服务和沟通,企业要做好评估和安保,除此之外,确保安全的关键还在于赴非中国公民本人。贺文萍批评部分中国赴非人员安全意识的淡薄,甚至有人在到达非洲后不到使馆报到,以至于使馆无法准确掌握其信息、行踪。
“入乡随俗”很重要,到非洲后要努力学习当地“方言”及习俗,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否则不仅容易引火上身,遇事后还会火上浇油。要像对待防震知识那样,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常抓不懈,每个人都必须清楚地知道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该怎么办。
贺文萍说,早些年前曾有一个中国人在苏丹被绑架,但他当时已经简单掌握了一些当地的语言,被绑架后,他不断地跟绑匪聊天沟通,以至于绑匪对他的好感大增,双方关系变得很融洽。最终,这名同胞全身而退。
“当我们听到一个老外会说中国话时,会感觉很亲切。”贺文萍说。在能够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可以多跟绑匪谈谈家庭和孩子,目的只有一个:缓和紧张气氛,有效拖延时间。
最大限度地确保在非中国人的安全,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政府和公司都要加强风险评估工作,“那些风险极大的国家和地区,尽量别去;下预判要果断,不能两军开战了才手忙脚乱地决定撤离”。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