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2月6日消息 2011年,CPI深入人心,就连买菜的大姐都知道CPI高企。而市民常惊叹:100元不经花,一进超市腰包就瘪了。面对高企的物价,去年海南两会就有不少政协委员关注了此话题,并给出了“治病”的方子:设立省级价格调节基金。今年两会召开在即,记者带你回顾去年关注物价的提案。
政协委员关注“菜篮子”
住在坡博市场的张大姐这段时间去买菜,都发现菜价降了不少。“不像10月份的时候,青菜都要5块一斤。”张大姐说,在去年10月份下大雨的时候,海南的蔬菜价格都蹭蹭往上涨,有些都涨到了6块一斤。猪肉也是如此,排骨从20元一斤涨到了27元一斤,张大姐说,自己有段时间都没有买排骨熬汤喝。
与张大姐有类似经历的市民并不少。虽然海南属于最大的经济特区,可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岛内蔬菜靠天吃饭,随着运输成本的加大,不少运入岛内的蔬菜及粮食等商品价格都涨了不少。
这些问题在前两年表现十分明显,去年的两会上,董德标代表民进海南省委员会发言时表示,海南应该通过设立省级价格调节基金来稳定物价。他说,《价格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政府可以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设立价格调节基金,调控价格,稳定市场”。目前,我省设立价调基金的有海口、三亚、琼海、儋州、万宁、陵水、临高、定安等市县,省级尚未设立。
提议省级统筹平抑物价
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省消费品价格连续出现过快上涨的势头,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多个月份排在全国前列。其中,食品及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急需用价格调节基金增强调控手段,加大对菜篮子工程及低收入群体补贴。
该提案中指出,设立省级价格调节基金后,可以利用基金扶持“菜篮子”生产。主要是扶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支持蔬菜度淡品种的种植,对生产蔬菜的专业公司和专业户进行合理补贴;利用价调基金补助流通环节,对运输蔬菜的流通企业进行一定补贴,对紧俏品种销售企业予以补贴,必要时对专业公司的零售摊点进行合理补贴,平抑物价;支持完善储备体系,调节市场供求;利用价调基金补贴中低收入群体。菜篮子价格上涨,低收入群体感受最为明显。利用价调基金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菜篮子”补贴,减缓由于菜价上涨而带来的生活压力,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不因蔬菜等价格上涨而受到显著影响,促进社会和谐。
2011年平抑物价举措盘点
一、平价菜店开到百姓家门口
一年过去了,虽然省级价格调节基金没有设立,不过省物价局已经在积极努力做好稳定物价的工作。记者了解到,为平抑菜价,目前全省多个市县已经设立了多家平价菜店,菜价要比市场便宜3成。预计在两年内全省将建成200家蔬菜直销平价店。
二、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
记者从省物价局获悉,三亚、儋州、东方等地的“菜篮子”工程建设都在大力地执行当中。以儋州为例,儋州现有一定规模的常年瓜菜面积2万亩,其他零散常年蔬菜面积0.32万亩,总产量3.48万吨,今年将加快建立完善3万亩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含原有2.32万亩)。
三、用价调基金实施价格补贴
去年4月份,三亚市动用55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及农村五保户等六类补贴对象约26万人进行了补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