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2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江西彭泽核电项目,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头号工程”。去年5月,有关安全、环境的评定报告获得批复;3年后,这个中国首批内陆核电站将并网发电。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得进行着。
然而眼下,和彭泽县一江之隔的安徽省望江县,却以政府公文的形式,向上级部门递交报告,恳请取消江西彭泽核电项目。
方光文:核电厂选址已经突破了人口密度红线
方光文,是安徽省望江县的一名退休干部。一直在长江边生活的这位老人,对于江对岸的彭泽核电厂,充满了忧虑。“3.2公里,太近了”,是老人常放在嘴边的话。
利用业余时间,方老和望江县其他三位退休干部,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了一份呼吁停建彭泽核电厂的“陈情书”。而不久前,望江县人民政府以政府公文的形式,向上级部门递交的报告,绝大部分内容也来源于这份陈情书:
第一个标题是:“选址评估:突破了好几道红线”;第二个标题是:“环境影响:我们不能承受之重”;第三个标题……你一看这份陈情书,然后和政府报告一对照,就知道依据从哪里来的。
彭泽核电项目,在江西省的规划中,被列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头号工程”,投资约600亿。按照设想,彭泽核电三期6台机组运行后,年发电量将超出目前江西全省发电总和。包括厂址安全分析报告、环境影响报告在内的项目评价报告,已经在去年,正式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复。
就在项目向前推进的时候,一江之隔的安徽省望江县,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人口数据失真、地震标准不符、邻近工业集中区和民意调查走样”望江县政府列举出核电项目四大问题。方光文认为,核电厂选址已经突破了人口密度红线,是他最为担心的。
方光文:(我们)10.9公里是12万3千人,另外还有一个流动人口3万人(省级开发区在这里),国家规定,半径10公里范围内,不应该有10万人以上的城镇。
实地走访 网络查询 万言陈情书
方光文,退休前是当地法院的院长,其他三位退休干部也都和核电没有任何工作关联。核电站是否安全?是否环保?几位老人究竟是如何展开调查,得出结论的?方老告诉我们:实地走访,互联网查询,是他们的主要方式。
方光文:互联网上搜索的方法先是看情况,看情况以后我就弄清楚了,建核电站是三个问题,选址问题,环评问题,安评问题,安评就是安全评估。然后就是输入彭泽核电,环境评估,安全评估,选址评估,每一个部分我搜索了六十多个页面,一共在网上搜索了半个月的时间,看了十几万字的资料,做了一万多字的摘录,写成了这个陈情书。
方光文不认同已经批复核电报告
望江县诸多质疑并不是无中生有。其中反映出的大量问题,也并不是没有认真研究的价值。那么面对质疑,一江之隔的彭泽核电项目又是如何回应的?
昨天上午,我们拨通了彭泽核电工作办公室主任胡斌的电话。
胡斌:我们这里有一个纪律,我们省能源局说,接受采访,要有省能源局的授权。
截止发稿时,记者也没再和胡斌取得上联系。而他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彭泽核电项目的环评、安评并非随意作出,而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对于已经获得批复的核电报告,方光文也并不认同。数据前后不符,与实际不符,是方老反复向记者强调的。
方光文:他2006年说我们县城雷阳镇人口只有24000人,2008年公布的材料又把我们县城的人口改为45280人,我们实际上十公里范围内,105000人。
彭泽核电项目距离江西的九江市80公里,距离安徽的安庆市只有60公里。方广文始终无法理解,这个核电站为什么离他们家那么近?
方光文:彭泽县离厂址是20公里,望江县离厂址是10公里,而且安庆市,望江县在下游,你江西岸线那么长,为什么选择在(江西长江岸线的)末端?
政府工作人员:核电可以讨论
对于建设内陆核电站,一位了解此事的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非常谨慎,地方上对于建设核电站的不同看法,也很正常,需要引导、沟通。
政府工作人员:老百姓来说,他不是一个技术上的专家很多事情,不一定说得清楚,但确实我们某些方面,宣传,信息公开也有可能做得不是很到位,过去很多事情不讨论搞不清楚,这样讨论讨论也很好。
核电厂厂址的选择究竟有哪些评价因素?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赵成昆做出了解释:
赵成昆:一个核电厂厂址的决定有好多的因素。分好几个阶段,厂址阶段有两评报告,厂址的安全评定报告主要是地震地质方面来看,还有环评报告,就是核电厂建成以后,对周围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都有严格的具体的要求。而且国家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报告有着严格的审查,应该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规范是健全的,而且要求在国际上也是相当高的。
核电项目影响巨大。正如采访中政府官员所说,很多事情不讨论搞不清楚,所以讨论一下也好。经过充分讨论,看起来双方各执一词,但是经过碰撞,也许最后还有可能互相得到启发。
彭泽核电项目如果确实合乎规定,就不应该怕别人的质疑。毕竟,一个核电站的立项、上马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批。毕竟,一个核电站的上马不是儿戏,要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和质疑,这样今后才不会出现问题。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