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受冷空气影响,杭城的气温降至-2℃。西湖荷塘再次出现冰冻。在靠近平湖秋月的荷塘里,一只小鸟在冰上觅食。
极寒天气,一名杭州人说他也感觉到了——
“家里一盆风信子,说是一个月开,放了三个月都没反应”
昨天记者专访浙大教授,他认为上世纪50年代杭州冷多了
感觉不可靠,全球其实在变暖
“最近新闻里看到欧洲极寒天气,我也觉得杭州今年特别冷,冷的时间也特别长。我家里养的一盆风信子,说是一个月开,放两三个月都没反应。”昨天,记者接到一个热线。
真有这样的关联吗?记者就今年冬天寒冷的问题,认真请教了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教授徐新华。
徐教授一听,就大笑起来:“哎哟,错了,那是我们很多人没经历过上世纪50~70年代的杭州冬天。其实那会儿比今年冷多了。”
徐教授说,杭州今年冬天的温度其实也和往年差不多,总体略低一点,今年的雨水偏多也是我们感觉偏冷的一个因素。
他分析,人们之所以现在比较怕冷,也可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整天在空调等环境中生活,再加上连年暖冬,已经不怎么能适应严寒了。
欧洲极寒天气,为啥这么吓人
那么杭州不算冷了,但欧洲的极冷天为什么这么恐怖?
“不要惊慌,当前欧亚地区出现的极寒天气,只是极端天气而已,可能是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造成的。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阻碍了暖空气西进,导致欧洲地区温度骤降。”徐教授说,我国近几天气温偏低,也与西伯利亚高压偏强有关。
有人凭借今年欧洲地区出现的极冷情况,预测全球会进入“小冰期”。
“不会不会!”徐教授赶紧辟谣,他说他不仅不赞同这个预言,还完全支持全球变暖的说法,“这是有数据支持的科学判断。”
事实很有趣,多年来我们一直认为的结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会出现倒戈。并且包括徐教授在内的不少科学家都同意,全球变暖,很有可能是引起极寒天气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融化,大量淡水融入到海水里,海水的盐度就会下降,从而使暖流携带热量不足,这就会影响到大洋环流,从而出现类似电影《后天》的灾难。”
“不过,电影有很大的夸张成分,跟《2012》一样的,不好当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