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2月13日消息 从去年的12月20日开始,香港恒生指数从17821点低点一路攀爬,至2月10日的20783点,累计涨幅达16%,包括李嘉诚在内的多位香港大亨在此次反弹中也动作频繁。不容忽视的是,从去年年底开始,港币币值的持续回升,以及香港外汇储备资产总额的增加,都不断释放出国际资金回流做多的迹象。但由于欧债危机仍存在恶化的倾向,以及可能不那么好看的财报,分析师们对于后市的判断仍忧心忡忡。
QDII钟情金融股
“去年四季度港股基本面偏低,机构的仓位普遍都比较低,现金较为充足,这就给市场留出了充裕的做多力量。而欧债危机虽然没有根本性好转,但是在去年底也没有更坏的消息,之前大部分的利空消息都已经被市场消化,市场的情绪也就相对乐观。所以这一波反弹持续的时间有所延长,力度也较强。”中银国际证券执行董事白韧指出。
事实上,从QDII基金的仓位变化看,港股走强在四季度早已埋下伏笔。高华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QDII基金股票仓位从2010年的75%稳步降至2011年三季度的60%,创历史低点,但在四季度小幅反弹至62%。此外QDII基金一直在寻求港股之外的国别多元化投资,但2011年四季度是六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资金配置转回,且其占比也从二季度和三季度时的59%反弹至64%。
高华证券的数据显示,在QDII基金年底核心持股名单中,金融股排名十分靠前,其权重创纪录地跃升了6个百分点至33%,而消费品板块、特别是可选消费品领域权重下滑,从个股来看,四季度投资资金流入最多的个股是中国人寿、农业银行、中石油和建设银行,而中国移动、中国神华、中石化和三星电子的投资资金流出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12底开始,包括李嘉诚在内的多个香港大亨,也屡次大笔增持。港交所数据显示,12月至今,李嘉诚即密集增持长江实业23次,合计875.2万股,至2月10日,李嘉诚的持股比例已由12月初的42.92%增加至43.27%。此外,李兆基去年12月以来也连续19次增持恒基地产,而郑裕彤也在去年年底增持新世界8099万股。
国际资金加速回流
港股反弹的同时,港元币值也从去年年底开始走强,且这种趋势至今并未减弱,截至2月10日,美元兑港元汇率降至7.7546,这一水平已非常接近2010年11月的近年低位。招商证券陈治中指出,港币币值的回升是国际资金回流香港的一个显著信号,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本轮反弹中港股的表现会大大强于内地A股。
国际资金回流的迹象不仅仅于此,香港金融管理局2月7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香港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达到2928亿美元,较去年12月底的2854亿美元增加了74亿美元;如果加上未交收远期合约在内,香港1月底的外汇储备资产为2932亿美元。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报告指出,292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产总额相当于香港流通货币的8倍,占港元货币供应量的56%。
此前的一个月,香港的外汇储备资产总额已初次恢复环比增长态势。外汇储备资产总额连续两个月的环比增长态势,表明国际资金正在持续涌入香港。招商证券陈治中认为,正是这些国际资金的回流,促使港股加速完成了估值修复。
中银国际证券执行董事白韧指出,港币币值的回归和外汇储备资产总额的增长,都可以看作是资金回流香港市场的信号。
后市仍扑朔迷离
不过,港股的这一波反弹,仍如履薄冰,危机重重。麦格理指出,近期不少股价持续上涨的股份,其认购证均出现街货量缩减现象,资金流向自一月下旬开始主要呈净流出。与此同时部分股份如建设银行、中国人寿、工商银行、汇丰控股等认沽证之街货量则升至三个多月新高,反映资金或为后市作中线看空预备。
事实上,目前欧洲经济衰退,高债务国家财政困境,银行体系功能受损等深层次问题,以及欧元区的内在矛盾至今未能寻获解决方案。招商证券在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欧债危机的爆发仍然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具体时机也变得更为难以预测,欧债危机仍对全球资本市场构成重大不确定因素,其局势的表面平静只是假象。
招商证券认为,当前市场情绪逐渐转向乐观是建立在市场对已知利空因素已有充分预期的基础之上。但鉴于今年全球政治经济局势的复杂程度,市场风险很可能会通过出乎市场意料的“黑天鹅”事件而集中释放。目前的市场状态下,一旦出现利空事件的打击,全球市场可能再度出现类似去年8月一样的全线大幅波动。
“从财报预测情况看,整体并不理想,而随着欧元区大量债务到期,一季度的行情仍可能出现反复,不过从全年的情况看,我们仍持正面的观点。”中银国际证券执行董事白韧指出。
而华尔街大行高盛近期的言论中并未改变其去年底来的乐观论调,高盛认为,考虑环球宏观面发生改变,包括欧元区债务危机忧虑减低、发达国家的经济前景转佳,以及亚太区经济可持续增长,决定上调对国指今年的目标12.4%,由原来12100点升至13600点,此基于预测市盈率9.7倍,及市净率1.6倍,潜在升幅17%。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