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际新闻>

分析称贫穷与法律滞后导致印度假酒案频发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2-02-14 15:34

  据当地官员声称,一些农场劳工喝了这种偷制和非法贩卖的烈酒后病倒,奥里萨邦最高行政长官已下令调查。经检查发现,酿成这次惨剧的假酒中掺入了含有治疗咳嗽的糖浆,并加入了工业酒精,目前酿制假酒所用的止咳药产自两家制药公司已被查封,警方也已逮捕8名制造和贩卖假酒的嫌疑犯。

  假酒中毒屡次发生

  在此之前,印度已发生过多次假酒中毒案件。就在此次奥里萨邦中毒事件之前几个月,2011年12月14日,印度西孟加拉邦也爆发了一次大规模假酒中毒事件,共计300多人出现中毒反应,约170多人送往医院后因为中毒较深,出现呼吸衰竭而身亡。西孟加拉邦警方事后逮捕了10名涉嫌向村民们供应假酒的商贩,当地村民也因愤怒捣毁了一家假酒窝点。后当地政府宣布赔偿每位死者20万卢比。

  2009年,古吉拉特邦发生的一起假酒案导致了136人死亡,而早在1992年奥里萨邦发生的一次假酒中毒案,造成了超过200人死亡,是印度史上最惨重的假酒中毒案之一。此次的奥里萨假酒案中,政府声称是由于掺入止咳药导致,调查人员已经在假酒的非法制造点发现了大批止咳糖浆药瓶,同时还发现掺有大量的工业酒精,而上次的西孟加拉邦也是因加入了工业酒精导致中毒。每天因酒精饮品中掺入有害物质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件在印度全境时有发生,但中毒者多为下层人民、贫苦劳工、小贩等,所以并不是每起都能引起政府及各界的关注。

  在各种假酒案中,致命的物质是甲醇。甲醇可被用作甜味剂,但也有稀释和防止冻结的工业用途。甲醇对人体毒性很强,吸入10毫升甲醇可致盲,30毫升就可致命。假酒中另一种常见的可导致中毒的物质是硝酸氨,硝酸氨也是因为有助提高酒的口感而被使用。

  不过,酿酒时要确保蒸馏过程安全,温度的掌控至关重要。一旦温度超过安全标准,就会产生甲醇。假酒往往在不具备政府许可的小作坊制造,出现此类问题不可避免。

  此外,有时非法酿酒商为了增加酒精浓度或口感,让假酒能够更加浓烈,还会加入一些草药或化学物,可能会与其他化学物发生反应,从而导致不良后果。


  贫穷引发的造假怪圈

  明知假酒致命,为何买卖屡禁不止?除却食品安全问题,这其中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制度本身的缺陷和社会习俗的引导。

  在印度,饮酒被视为非常恶劣的行为,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对酒精饮料课以重税,同时严格控制酒类饮料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很多饭馆并不供应酒精类饮料,因为没有政府颁发的许可证,不能贩卖酒类。即使在可以经营酒类的饭馆,如果客人选择喝一杯酒精类饮料,还需要额外支付20%的税。加上正规酒的生产和销售由政府垄断,只有获得政府许可的生产商才能造酒。而这些人绝大多数是地方高官的亲朋好友,因此酒精饮料价格高昂,不平衡的供需关系使非法酿廉价酒的歪风猖獗,且屡禁不止。

  以印度产的洋酒为例,合法的印度产洋酒由糖蜜(印度制糖业一种副产品)酿造而成,但由于政府征收重税,这种酒的价格高到只有两成印度民众可负担得起。例如,一支700毫升的威士忌或朗姆酒售价可高达400卢比。相比之下,那些由地下作坊主要采用蔗糖、掺入甲醇等非法酿造的假酒,价格往往不到正规酒的十分之一,通常一个塑料袋或一个玻璃瓶装的假酒25至30卢比就可以买得到。如此低廉的价格很受底层人民的欢迎。在西孟加拉邦发生的假酒案的中毒者就大多是建筑工人、人力车夫、小商贩,他们当时就是以10卢比一杯的价格购得假酒。

  假酒的销售往往是隐秘的,主要靠民众之间的口耳相传。印度假酒的销售对象大多是收入不高的贫苦人群。想喝酒,又喝不起正规酒店出售的酒,他们并不介意去假酒商贩那里买一杯廉价酒精饮料过瘾,这样假酒贩子们的生意自然就好起来。加之许多地方警察等执法部门会收取假酒贩子的贿赂,对违法销售假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法律滞后非唯一原因

  印度食品安全标准局正在制定关于酒精饮品的质量标准。该局官员表示,如果新标准能顺利通过审批,从7月1日起将在印度全国正式颁布实施。

  然而,因酒精中毒而死亡的事件,并非食品安全不过关的唯一案例。在印度全境,食物中毒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据印度医疗研究委员会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印度约有51%的抽查食品受到农药污染,其中20%的食品有害残留物含量严重超标。频现报端的食品安全事件将矛头指向食品安全立法的缺位。2006年,印度政府首次颁布《食品安全与标准法》,解决该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印度先后颁布有14部涉及食品安全的法规。这些法规包括农业部的《牛奶与奶制品管理条例》、《肉制品条例》、健康与家庭福利部的《防止食品掺假法》、商业部的《出口质量控制与检查法》等。但多数规定都是非强制性的,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难以落到实处。就拿酒精饮品来说,面对假酒横行,印度却没有一个可以有的放矢的酒精安全标准,这一大漏洞给无数假酒制造商获取暴利提供了捷径。

  此外,民众的意识需要引导。虽然法律制度的缺失是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民众缺乏法律意识,也让政府的引导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面对不合理的法律制度,无法指望底层民众可以放弃廉价消费,去承担无法承受的高额消费。这才是印度政府真正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果酒精饮料不能放开经营,政府依旧垄断生产和销售,恐怕这次的假酒中毒事件将不会是最后一起。(本报记者杜涵)

[来源:法制日报 ] [作者:] [编辑:郑克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