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秀路上下班高峰期拥堵严重。(记者 李汉仁摄)
海口网2月15日消息(记者杨杰 实习生聂敏娟)交通拥堵是城市扩张过程中的“衍生病”,往往是经济越发展、城市规模越大,道路反而拥堵不堪。近几年来,海口道路的交通堵塞有目共睹,除了机动车、电动车急剧增加外,各种人为因素,包括不文明的驾驶习惯也增加了拥堵的程度。随意变线、插队、行人乱穿马路、横跨栏杆、电动车逆行、超速、闯红灯比比皆是,成为我省交通文明大行动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事实上,拥堵的症结不在于缺路,功能布局、建设开发、资源配置、道路管理等方面的不和谐都是影响交通的重要原因。在今年的市两会上,解决海口交通拥堵再次成了诸多代表、委员的热议焦点。记者13日从市政协委员提交的首批100多份提案中看到,为交通治堵“号脉”的有近10份。委员们表示,治理海口交通拥堵现象仅靠单一措施难成气候,需多管齐下,舞好“四板斧”。
板斧1 “三优先”让公交发展驶上“快车道”
早在2008年,市委印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决定》,明确了公交优先和公交公益的指导方针。2011年9月,市委、市政府整合全市公交资源组建公交集团,并通过开线路、增运力、规范公交运营、扩大优惠乘车范围等措施,使公交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目前,全市公交出行分担率为18.0%。
但是,我市公交运输业也面临很多挑战,包括部分公交线路不合理,全市多数线路从中心区不合理绕行,线路重复系数达到4.23(重复系数以1.25-2.5为宜)、非直线系数达到1.93(不应大于1.4),相当一部分线路超过合理长度,增加了乘客的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此外,公交优先通行权没有完全落实。目前全市只有滨海大道西段设置了公交专用道路,相应的管理措施也不完善,各种社会车辆侵占公交专道现象较为普遍。
市政协委员陈建军建议政府部门结合我市城市组团的空间布局现状,建立分级的公交线网体系。加快实施城市有轨电车项目,形成有轨电车、主干道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相结合的城市公共交通骨干输送通道,对次干道路和支路上公交,则根据客源和道路等级分别采用相适用容量的车型。减少线路绕行和线路重复系数,降低公交运营成本,减少公交出行时间。
此外,政府要将设置公交优先信号、路口,开辟城市公交车专道、单行线路公交双向行驶等作为实施优先发展公交策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措施加以研究并落实。
委员建议,海口“公交优先”可重点从3个方面着手。投入优先:我市可将城市公交建设纳入发展全局,将所需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并健全补贴和补偿制度,对公交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等,由政府专项补偿。速度优先:可在中心城区双向六车道以上的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惠民优先:优化公交线路,建设换乘枢纽,实行低价位或免费停车换乘,用更多经济实惠,吸引大家少开车,多坐公交车。
板斧2 “办事接送车”开到市政府,学子坐上专用公交
多位委员提案中,都出现了“开通专线”的建议。邢丹丹委员表示,我市新行政中心位于滨海大道南侧的长流新区,位置相对偏僻,尽管开设了35路、37路、48路等线路,但线路发车间隔时间长,如果到行政中心乘客不多时,司机一般会在假日海滩就调头回市区。建议增开海口市行政中心专线交通,政府可在龙华、秀英、美兰、琼山区分别开设几条行政中心专线交通,以家乐福、大润发那种购物专车为模式,定时、定点集中市民去行政中心办理相关事务,确保市民走得快、回得来。
同时,建立海口市校车保障体系、增开学生公交专线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孙南峰委员建议,海口应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使校车监管和运营有法可依。并将校车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可由各级政府财政拨款购置校车,委托企业经营,或者由企业出资购置校车,政府给予燃油补贴、购车贷款贴息、物价调节基金补贴等政策性、资源性支持和扶持。
市人大代表杨光今年两会的关注重点为“开通学生公交专线”。杨光建议,开通学生公交专线是最经济、环保、安全的方式,选择车况好、信誉优的运输企业专门接送学生,既可以解部分学校无力购买合格校车之急,又能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更可以缓解海口日益严峻的交通压力,一举三得。
板斧3 高校区道路别忽略,单车出行好处多
桂林洋高校区已有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经贸职业学院、琼台师范专科学校、海口经济学院等大学入驻,搬入高校区的师生和教职员工已超过8万人。而目前从海口市进出高校区必须穿过桂林洋开发区的城镇道路和农村公路,不仅车辆和人员进出高校区极不便利,而且桂林洋管区的道路已严重超载,各个路段的路面均出现严重损毁,道路堵塞。
政协委员赵同瑞建议,高校区校际7号路将于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南端距海文高速不足百米,周边是规划的绿化带,没有其他建筑物,建造成本较低。而且,海口绕城高速已全面贯通通车,海文高速海口市区至大学城路段全部在其环内,已不适宜高速通行,该路段应降格为市区一级公路等级。同时,将海文高速公路海口端的入口后延至绕城高速外,并在海文高速与桂林洋高校区7号路延长线交界处增设高速公路出入口。海文高速与校际7号路的贯通,可有效减轻桂林洋管区公路的压力,确保进出桂林洋高校区道路顺畅。
袁慧鹰委员提议,海口交通拥堵直接源于车多路窄,如果政府能推行自行车出行等绿色、环保的方式可有效解决。这样既健身又环保,同时也避免了交通拥堵,减轻了公交压力。
板斧4 电动车管理须加强,违法“三车”莫入市
政协委员吕烈廉呼吁,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海口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法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尽快为电动车办理上牌手续。此外,加大路面日常执法管理工作,严格禁止超标、改装电动车上路,严厉查处电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违规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确保交通秩序良好,道路通畅。
林尤胜委员提议,海口市违法“三车”约有3000辆,乱串于大街小巷,规模庞大,给交通安全造成较大隐患,也极易引发交通堵塞。因此,成立市、区政府专职机构,使“三车”整治工作常态化。政府可将“三车”整治经费列入预算,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和运作,有效地控制违法“三车”入市。
捕捞村、晋江村等城中村中有一些违法经营“三车”的外地人,政府可充分发挥街道办、居委会基层组织作用,配合公安部门挨家挨户将隐藏在城中村的违法“三车”悉数收缴,同时批拨专项资金,适当补偿,教育帮助三车持有者转行谋生,从源头上有效控制“三车”的违法入市。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