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海南兴隆华侨农场的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履职4年来,提出的10余条建议都得到相关部门回复,令他感动和欣慰。(特派记者李晓梅摄)
离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还有1天时间,3月3日下午,见到余永华时,这位来自海南兴隆华侨农场的基层全国人大代表正在大会驻地酒店的房间里,忙着整理几份建议,每份建议字数不多,但关乎基层百姓的心声和诉求。
“掐指算来,我当全国人大代表已有4年,至今递交了14份建议,每份都得到了相关部门回复。”说起几年的履职经历,余永华语气中除了带着喜悦和欣慰,更多的是一份尽责后的成就感。
自200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那一刻起,作为印尼归国华侨的余永华就肩负重担。“大家选我当代表,就要尽心尽责把基层归侨的心声传递出来。”用余永华的话说,人大代表不能在会上静悄悄当“哑巴”,听完会议就拍拍屁股走人。基于此,4年时间里他算得上是“高产”,提交了10几份建议。
其中,关于解决困难老华侨生活补助问题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对海外华文教育财政收入的建议、关于加强对华侨农场改革发展情况进行检查的建议、关于加强维护侨资(侨属)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侨资(侨属)企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农村老归侨给予一定生活补助的建议等,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答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他提出万宁兴隆设立检察室场所用地问题,得到省委、省政府和万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给予落实解决。
其实,最令余永华感动和印象深刻的是,他提交的关于建立低保边缘困难群众救助制度的建议、关于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的建议等等分别得到了国家民政部、国家计生委的答复,有些得到解决。2009年余永华递交了一份关于解决老华侨住房难题的建议,之后两年间,他所在的华侨农场橡胶四分公司10几栋危房,都在政府给予每户18000元的危房改造补助后,让老华侨住进了新平房。余永华深有感触的说:“当代表我没有做哑巴,对得起代表这个身份。”
今年是余永华履职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最后一年,今年提交的几份建议是他提前几个月走访基层准备的。
记者翻开余永华今年的建议,依然少不了和往年一样的“基层”、“边远地区”、“弱势群体”等字眼。除此之外,他还围绕“给中小学增设法律课、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解决基层法官断层问题、制定海南旅游调解纠纷法、为流浪人员建立慈善机构”等方面提了多条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我在咖啡店里、橡胶林里、老华侨家、建筑工地上和大家面对面聊出来的。”余永华告诉记者,每一条建议都来自平时的基层工作。
余永华每份建议的字数都不多,但却足够阐述明白其中意思,而这些,对于不熟悉电脑的他来说,一字一句敲出来实属不易。令记者感动的是,为了充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他特意请农场里的小学生上网,帮他搜索了去年发生在全国范围内的10几件食品安全事件,一字一句抄写出来,字体不算美观,但足以看出其中的用心……
“虽然这一届人大代表的履职期即将结束,但往后每一份基层百姓的诉求,我都将以人大代表的心态去认真对待和协调解决。”余永华最后如是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