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借手机市民怎么看
现在有的人怀疑太多
采访中,记者还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对于借电话这件事,各种说法都有。
市民李先生认为,借手机一事,反映的不是借不借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有时候,真的不能怨别人。他说,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2岁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视而不见,最后一名拾荒阿姨施以援手,引发网友热议。)老人摔倒扶不扶等经过媒体报道,也引发了众人的思考,每一个成年人在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判断,比如说,她是不是骗人的,自己如果帮了,会不会对自己造成不利。
市民何女士也是个家长,她的儿子也曾经遇到过类似事情,其实大家在乎的不是电话费,而是感觉现在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持有怀疑态度,"想得太多"。
裴先生曾经有过类似遭遇,自己有一次没带手机,准备让妻子送过来,"结果找了好几个人,有年轻男女,有中老年人,但大家都不借,最后一名清洁工将手机借给了我,现在想来,还深有感触。"
孩子受委屈专家这样说
乐于助人的价值取向应该坚持
谈及此事,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宋馨表示,借手机受挫,让小张蕊年幼的心灵受到了创伤,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往助人为乐是不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应该坚定地告诉孩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给孩子树立正面、积极的价值取向,告诉她即便受到打击,但正确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不能改变。
"如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有很强的戒备心理,这不能说是错的,很多人害怕上当受骗,当别人求助时第一反应就是防范,这也无可厚非。"宋馨说,"但大家要尽可能地去保护、帮助弱者。如果你持怀疑态度,可以告诉她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她去打公用电话,借她点零钱等;或者可以把她带到一个安全的环境,再把手机借给她,这样处理问题,既不会对自己造成安全隐患,也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编后:在小张蕊看来,她遇到的事情"怎么和学校老师教的不一样",这让她感觉很委屈。
我们无意对不借手机的市民进行道德评判。但是,孩子们往往就像一张白纸,他们心目中的世界是美好而单纯的,这就需要成人世界在处理和孩子的关系中,更多地展示一种人人互信、助人为乐的社会美德,尤其是对处在"很关键"年龄段的孩子。
此外,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让孩子懂得,挫折也是一种人生经历,是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必然历练,如专家所言,要树立正面、积极的价值取向,即便受到打击,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也不能改变。只要眼中能看到积极向上向善的一面,心中就会充满阳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