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3月15日消息 南京水西门高架桥本月17日晚间爆破将采用毫秒微差控制技术,总装炸药约1200公斤,拟插5500发雷管,仅对高架桥的圆形桥墩和门式桥墩实施逐个爆破,每排桥墩起爆时差为160毫秒,桥体将按顺序在4.8秒左右平稳塌落。爆破后连夜清场,翌日7点后恢复路口交通。这是记者今早从工程指挥部的爆破通气会上了解到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水西门高架桥是由连续梁桥结构和简支梁桥的组合体,全长724米。连续梁桥为14个独墩或双墩支撑,简支梁桥由43个门式墩支撑。
目前爆破施工单位已经做好了爆破前的主要准备工作。由于水西门大街和建邺路两个路口的东西向在爆破当晚才能中断交通,以便防护施工。因此两个路口的地面防护工作安排在当晚9点30分完成。9点30分至9点45分完成起爆线路最后的连接检查工作。10点整完成爆破后,利用机械迅速对重要交叉路口的桥面结构进行破碎清运。
据介绍,清运的渣土等不可用部分将运至政府规定的渣土场,现场的钢筋混凝土会暂时堆放在拆迁空地,进行再次利用回收,以最快的速度清出道路。
指挥部介绍说,为确保爆破安全,指挥部针对爆破区域周边的人员、建筑物和其他需要保护的重要目标,除了在爆破设计上对炸药用量、爆炸能量释放过程严格控制外,还采取了周密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和监控措施,采用了大量的防护材料,确保爆破产生的飞石、爆破冲击波、塌落震动波等爆破次效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不会对周边地下各类结构、设施产生危害作用。
指挥部爆破组解释说,爆破采用内爆破,所以爆破空气冲击波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由于采取了打孔分散,装药量少的措施,爆破地震波也将有效化解。桥面的塌落地震波,由于是毫秒延期爆破,并采用了轮胎和沙袋的铺设措施,地震波的能量将得到均匀分散,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指挥部希望爆破区域附近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一定要服从警戒民警的管理,在爆破前撤离到一定距离以外等待爆破的完成。记者了解到,为保证警戒工作顺利实施,南京市公安局组织了各基层单位,包括水警在内,都投入到警戒工作中,当晚在警戒线内外均有警力千人以上,负责警戒、治安防范和爆破后人员疏导工作。
记者了解到,当晚8点至警戒解除,水西门东西向的建邺路(莫愁湖东路至莫愁路)、水西门大街(莫愁湖东路至莫愁路)、罗廊巷(虎踞南路至朝天宫西街)、韩家苑(虎踞南路至莫愁路),除执行任务车辆、工作人员外,禁止车辆、行人东西向通行;21:00起至次日7:00,城西干道的集庆门北口至汉中门南口,除执行任务车辆、工作人员外,也禁止车辆、行人通行。但是在路段范围内的车辆和居民可以凭相关证件由民警根据现场情况放行。
由于桥体破拆运输、施工围挡向外扩大,通行条件将比爆破前差,因此指挥部建议18日早晨南北向长距离出行车辆最好选择江东路、扬子江大道绕行。
据悉,爆破当晚8点至次日零点,将会有2台企业爱心车免费接泊市民。具体线路是莫愁新寓——汉中门大街——汉中路——莫愁路——仙鹤街——集庆路——集庆门大街——长虹路——莫愁湖东路——汉中门大街,顺时针绕行。
按照“线上封控、点上值守”的工作原则,指挥部由内到外按照“爆破核心区域、疏散清空区域和外围分流区域”三个警戒层次,全面落实安全警戒工作措施。晚7点半开始对爆破核心区域进行监管,疏散清空周边区域,撤离人员将进入民族小学、街道办公点,特殊人员将被安排进附近酒店。21点必须完成居民、商户撤离工作,并对各警戒点全面扎口,将按照只能出不能进的原则进行管理;21点半对其他不需撤离的居民进行封控,确保其待在家中,同时各警戒点全部封控完毕。
当晚将发布4次警报信号,前2次为预警警报,第三次为起爆警报,第四次(22点半)为解除爆破警戒,具体时间视情况而定。解除爆破警戒发布后各警戒点警力迅速就近维护现场秩序,保障群众有序通行。
南京市客管处表示,在当日晚7点到第二天早7点间,14条公交线路将按照此时间节点,从始发站发车后就进入调整线路,避开爆破区域。在此时间节点外的时间段,依然按照现行线路行驶。
记者了解到,当日指挥部将安排4辆洒水车在桥体凿除全过程中洒水降尘,爆破前安排消防、救护的人员、车辆就位,防止发生意外事件。爆破完成后按照煤气、自来水、电力的先后顺序进场检查管线情况,当晚煤气、自来水、电力等单位抢修人员全夜值守,确保水西门、建邺路东、西向路口抢通施工中出现管道破损意外时能够及时抢修。气、水、电等管线完成检查后将再次安排洒水车进场洒水降尘。
在会上,指挥部朱副总指挥表示,水西门爆破后,3月底将开展汉中门高架、清凉门高架、草场门高架的围挡钻孔工作。指挥部还希望群众继续去施工沿线的商家购买商品,不要因为路难走而冷落了受到施工影响的商户。
相关链接:
走近风月秦淮河 感受古都南京的沧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