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拥有丰富石油的东部地区一直扮演着利比亚“经济奶牛”的角色,而政治上始终被地处西部的首都的黎波里掌控。如今,曾经的政治强人卡扎菲倒台后,东部的地区意识、部族意识抬头,各路诸侯拥兵自重,利比亚陷入分裂的危险
卡扎菲之后的利比亚,因为东部地区的“自治”问题,再次变得不稳定起来。
3月6日,约3000名昔兰尼加盆地地区(东部)的部族、军事代表和政治领导人参加了在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举行的“昔兰尼加人民大会”,宣布“自治”。根据计划,此次“自治”的昔兰尼加地区范围包括从利比亚中部往东至埃及边境,南部至利比亚与乍得和苏丹交界处,班加西、贝达、图卜鲁克等城市均在这一地区。
与会者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称,东部地区已成立了一个负责自治事务的行政理事会,领导班子也已确立。声明同时呼吁“联邦制政体”,认为“只有联邦制才是昔兰尼加地区的唯一选择”。政治家、自治政府领导人祖贝尔·塞努西在会上承诺,将捍卫昔兰尼加地区的权利。
3月7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正式发表声明表示否决这一自治决议。9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和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都爆发大规模游行,抗议利比亚东部的昔兰尼加地区宣布自治的消息。当天,班加西两处地点突然发生不明大火,有目击者看到有人“纵火”。
事实上,利比亚东部地区的领导人想要自治,甚至独立,有着很深远的历史和政治渊源。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拥有丰富石油的东部地区一直扮演着利比亚“经济奶牛”的角色,而政治上始终被地处西部的首都的黎波里掌控。如今,曾经的政治强人卡扎菲倒台后,利比亚开始陷入分裂,各路诸侯拥兵自重,地区意识、部族意识抬头。
不少人的部族意识高于国家意识
利比亚东西部之间的恩怨情仇说来话长。
1951年,在利比亚伊德里斯王国成立之前,这一国度只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是由利比亚的黎波里塔尼亚(西部)、昔兰尼加(东部)和费赞(南部)3个地区构成的一片将近18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散布着不同人种、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大大小小两千多个部族。部族长老们决定着所有的政治法律和家庭事务,这些部族大部分以游牧为生,生产力低下,民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头脑中的国家意识十分淡漠。
在近代历史上,让这些部族真正团结在一起的,是二战中反抗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和压迫的自发性的民族解放斗争。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宣告独立,成立联邦制联合王国,伊德里斯一世成为国王,上述东西南地区拥有自治权。从那时算起,“主权”、“国家”、“法治”这些基本的现代政治概念影响利比亚民众也不过半个多世纪而已。
1969年9月,以卡扎菲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在执政的40多年中,对于部族势力,卡扎菲采用了恩威并施的手段,对南部地区效忠的几个部族用高官厚禄加以笼络,对于其他不太听话的大部族则采取压制态度,刻意淡化部族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
在卡扎菲数十年封闭、高压的统治下,利比亚作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真可谓“先天发育不良,后天营养不足”,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具有国家的形态,但实质不过是一个以卡扎菲为首的大部族联盟。
笔者在利比亚采访时发现,虽然利比亚作为国家已经存在了60多年,西方文化近些年来对利比亚的影响也很大,但很多中老年人依然愿意用自己来自某个部族或者某个城市来“定义”自己,而不是国家。
而除了少数海归人士之外,大部分利比亚年轻人甚至连英语都不会说,很多人高中毕业后也不会使用电脑,在他们心中,“民主法治”这些观念基本是不存在的。虽然他们有一腔热血投身“变革”,但是在打破旧秩序之后如何建立新国家却茫然无知,他们虽然口口声声喊着“自由”,但最后又不得不回到部族政治的老路上来。
长期“重西抑东”产生对立情绪
利比亚600万人口中三分之二都居住在沿地中海的2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周边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导致利比亚就如一个以几个大城市为中心的大居民聚居区。此次举行“自治大会”的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和首都的黎波里都是居住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而展开利比亚的地图不难发现,虽然这个国家面积广大,但是大部分都是沙漠和不毛之地,生活所需严重依赖进口。
位于利比亚东部的昔兰尼加地区,西起利比亚海滨小镇苏尔特,东至利比亚与埃及边境,是利比亚石油富产区——全国70%的油田和炼油厂都在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地位特殊,该地区历史上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长期以来,石油业发达的东部地区并未因此获利,当地民众生活更是十分艰苦。
在班加西采访期间,笔者发现这个城市破烂不堪,到处污水横流,缺乏基本的市政设施,一些老城区里甚至没有柏油路面,城市建设水平明显不及首都的黎波里,甚至不及卡扎菲的家乡苏尔特。在班加西有一个条件较好的大医院,但当地人说,这所医院整整盖了30年。
据班加西加尤尼斯大学的研究员乌萨玛·阿尔桂力介绍,原先在东部的几个城市都曾有兴建高科技工业园的计划,但是最后都被此前的中央政府叫停。中央政府这种重西抑东的做法,无形中加大了东西部之间的对立情绪。
卡扎菲靠兵变起家的地点就在班加西,虽然他上台之后在的黎波里执政,但害怕鞭长莫及,尾大不掉,担心东部富裕起来之后有人效仿他“陈桥兵变”的做法,因此卡扎菲对东部的部族严加控制,这也让让东部民众对的黎波里政权心生不满。
民兵武装拥兵自重不听招呼
虽然依照东部地区目前的“自治”计划,外交政策、国家军队和石油资源依然将由的黎波里中央政府管理。但有分析称,东部地区单方面宣布“自治”,目的是向中央政府施加压力,期望改变之前重西轻东的经济政策。
事实上,东部地区的“自治”动作还不仅于此。有消息称,目前东部地区的61个民兵组织已达成意向,准备组建自己的军队。东部地区的武装力量在推翻卡扎菲政权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这些武装力量拥兵自重,这构成了东部地区的另一个“分裂基因”。
起初,东部民兵最先挑起反卡扎菲的大旗,但在后来反抗卡扎菲的内战中,尤其是在攻占的黎波里和苏尔特的战役中,西部山区和米苏拉塔的民兵出力最多,西部武装和部族因此同样居功自傲,不听中央政府招呼。
卡扎菲倒台后,软弱的“过渡委”新政权虽然名义上是利比亚的唯一合法代表,但手中一没钱二没枪,既不能约束各地的桀骜不驯的民兵组织,内部又因为权力分配吵得不可开交,面对内战后堆积如山的民生问题、战后重建、社会稳定等难题,这大半年来“过渡委”毫无作为,足见其空有其表,是个名副其实的“跛鸭”政府。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历史上反复证明,在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情况下,地方割据必然抬头。
利比亚发生内战之后,大量武器流散到民间,加之利比亚游牧民族的性格异常剽悍,好勇斗狠,所以全国大大小小的各类民兵武装林立,数量一度达到了两百多个。时至今日,仍有很多民兵组织的头领挟枪自重,拒不解散,从“革命武装”变成了影响利比亚安全和稳定的最大因素。虽然“过渡委”力求平衡各种地方势力,在刚刚颁布的选举法中规定利比亚国民议会选举将于6月举行,并把200议席中的60席给了东部,但这并不足以缓和东部地区被压抑多年的情绪。
“武力统一”是最坏的选择
对于东部的“自治”举动,过渡委主席贾利勒7日在米苏拉塔举行的利比亚宪章会议上重申,绝对不能损害利比亚的内部团结,贾利勒呼吁昔兰尼加联邦自治区最高过渡委员会可以与他进行会谈,这可以使得利比亚“烈士之血不白流”,必要时,的黎波里当局将“动用武力”维护国家团结,让国家免于分裂之忧。
这位“过渡委”领导人认为,某些国家在背后支持并资助利比亚东部的“叛乱”。他称:“遗憾的是,一些阿拉伯伙伴正对东部地区的叛乱提供包括资金方面的支持。”
贾利勒当选过渡委主席之后,向来是一副温和亲民的形象。但是此次他发出如此言辞激烈的警告,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担忧昔兰尼加地区实行自治可能使其他地方群起效仿,从而使利比亚彻底陷入分裂。
但是,依目前“过渡委”的能力来看,这种威胁最多也就是“口头警告”。即使“过渡委”有能力动武,但“武力统一”绝对是一个坏的选择,因为这么做不仅不能维护利比亚国家的完整,反而会使得东西部的矛盾激化为无止境的血腥仇杀和冲突。
利比亚和欧洲距离只有一湾地中海,如果利比亚无休止的内乱,不仅非洲吃不消,恐怕欧洲也要“殃及池鱼”。因此国际社会以及非盟和阿盟等地区组织绝不会坐视利比亚再次陷入内战,成为第二个索马里或者伊拉克。
而从另一方面讲,利比亚东部虽然宣布“自治”,但是这种“自治”能否成功,尚有很多变数。其中最大的变数就是东部的“自治政府”能否在短时间内建立高效的机构,迅速恢复东部的生产生活秩序,让东部的民众过上安定的生活。如果“自治政府”赢得了民众的支持,那么即使“过渡委”有一千万个心不甘,情不愿,恐怕也只能认可这锅“生米做成的熟饭”了。
相关链接:
中国友协向协助从利比亚撤侨的希腊船长颁奖
安理会延长联合国利比亚支助特派团任期一年
专家称推销“利比亚模式”是一种危险的游戏
利比亚变革后仍动荡 被指成“武器走私天堂”
利比亚高官称卡扎菲曾在利驻各国使馆暗藏武器
利比亚民兵组织承诺向执政当局移交战略据点
利比亚当局总理否认在利境内训练叙利亚反对派
利比亚多地爆发反分裂示威游行 抗议联邦制
俄罗斯指责利比亚帮助培训叙利亚反政府武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