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本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两人结为夫妻后,无论顺境或逆境,疾病或健康,贫穷或富裕,都要相守相爱一辈子,但偏偏有人利用婚姻的幸福甜蜜谋取非法利益。
昨日,铜梁警方披露了一起以结婚为手段诈骗他人钱财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赵红(化名)在短短4年里结了10次婚。
结婚后
不到3个月妻子变了
2月24日晚上9点,家离铜梁县城不远的陈某再也忍不住了,他新婚不久的妻子赵红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经常无故和他吵架,还拿了家里钱后就不见人影。陈某打了电话向铜梁县石鱼派出所报警求助。
接警的是派出所何警官,他查了赵红的婚姻情况,发现她在这几年里,频繁结婚离婚,每次婚姻维持时间都不长。何警官不由得暗自惊叹:这个叫赵红的女人不简单。
陈某在铜梁县城附近的一家工厂打工,今年30岁出头,曾离异的他和前妻生有一个小孩。“去年12月5日结婚后,经常和我吵架,吵得凶得很。”陈某一脸无奈,他说,结婚后,特别是过完春节后,妻子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常在家里无理取闹。2月20日清晨,陈某和往常一样去工厂上班。上午8点过,陈某接到父亲的电话,“赵红走了”。陈某赶回家中才发现,他的衣服、床单被烧,赵红还拿走了家里的现金,而且一直联系不上她。“这次做得更过分,人也不见了,想和她离婚,她也不同意。”陈某没有办法,只好报警。
刚认识
隔天她就催着结婚
去年11月,陈某在朋友介绍下认识了赵红。“朋友说,她离过婚,33岁了。”陈某对赵红的印象不错,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认识的第二天,赵红就开始催着结婚。
“天天催,说她离过婚,她也是安心过日子,快点把结婚证领了,才保险。”陈某说,见赵红老实,也安心跟自己过日子,去年12月5日,两人登记结婚。
陈某给妻子买了2000多元的衣服,还花700多元买了一部手机,满心欢喜地准备开始新的生活。1月15日,陈某预支了1500元工资,带孩子和赵红赶到沙坪坝小龙坎,他们来看望赵红的父母。
两人在赵红父母租住的房子里住下,相安无事。“那个时候,她对我还没什么。”陈某对妻子感觉还不错,但10天后发生的事情让他感觉很不爽。
为了钱
新婚夫妇闹进派出所
“你在家好好带孩子,我去帮你领工资。”今年1月25日,工厂通知陈某回去领工资,赵红主动提出帮他回工厂领。“领到工资回来以后,她就变了,对我不好了,一点小事就和我吵架。”陈某没想到,领到的工资妻子也不给他,“我让她给我80元钱过年,她也不给,后来还闹到派出所去了,她还说那2500元是她妈妈的钱。”
无奈之下,陈某只好独自带着孩子回到铜梁,心灰意冷的他向赵红提出离婚。2月17日,赵红也回到铜梁,但拒绝和陈某离婚。几天后,就发生本文开头的一幕。
4年中
她竟然登记结婚10次
经警方调查发现,赵红是铜梁人,2008年以来,先后与不同的男子登记结婚十次,每段婚姻都不长。
通过走访调查得知,赵红与他们认识之后就开始催婚,每次结婚时都会找男方要聘礼钱,一旦结了婚她的态度就180度大转变,无缘无故找男方闹矛盾,逼迫男方与其离婚。
3月3日,石鱼派出所民警在铜梁县南门车站门口将嫌疑人赵红抓获。经审讯,赵红对自己以结婚为手段诈骗他人钱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犯罪嫌疑人赵红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昨日,铜梁看守所,警察正向涉嫌诈骗的赵红了解情况。重庆晨报记者 李斌摄
昨日下午2点,重庆晨报记者在铜梁看守所见到了赵红,长发、微胖、圆脸的她,在当地人看来比较有旺夫相。“现在后悔有什么用?”这是赵红对记者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骗人?”记者问道。
“你说我这算不算诈骗?”赵红反问,她说,在结婚前,她告诉过对方她不能生孩子,而现在她的丈夫又要她生孩子。原来,赵红因子宫瘤,失去了生育能力。
2007年10月,赵红认识了陈某,一月后结婚,但因生育问题,婚姻只维持了一个月。
这件事对赵红打击很大,在接受警方调查时,她曾说,“反正男人到最后都会不要我,我就想以结婚为幌子,骗点彩礼钱。”
这些年,她骗了这些人
赵红说,第一个成为她目标的,是39岁的陈某,两人认识的时间是2008年的4月,当月30日,两人结婚。“当时他拿了1200元给我。”赵红说,这段婚姻只维持到当年10月。
2009年5月20日,赵红认识了李某,这次的婚姻维持了2个月,她得到了2000元。同年9月20日,赵红认识陶某,她认为养猪的陶某或许有点钱,在10月2日两人结婚了。赵红得到了结婚前说好的5000元彩礼。同样是结婚后又吵又闹,这段婚姻只维持了3个月。2010年7月,赵红与认识不久的黄某结婚,她得到了2000元。2011年1月20日,赵红认识了谭某,为和对方结婚,她2月9日与黄某离婚。而在2月11日,就与谭某结婚,这次她得到1000元。同年8月,赵红又与何某结婚,接下来就是报案的陈某了。
“还有一些,不记得了,也没有联系了。”赵红说,只要有人介绍,她就和对方耍朋友,婚后就吵架,让对方讨厌她。
相关链接:
结婚三天新娘出走 婆家起诉讨回彩礼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