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慈善超市面临“断炊”
在琼山区惠福慈善超市内,记者见几个大货架都是空的,仅有一角落放着几瓶食用油、毛巾、衣服和少量文具用品,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该慈善超市物资储备并不夸张。“开业有半年多了,收到的物资总共不到10笔,集中发放过两次之后就出现短缺了。”超市经理吴赛说。
记者从秀英区民政局了解到,从开业至今,金鼎慈善超市接受捐赠的物资屈指可数,除一家公司捐赠的1000多件衣服外,还有就是3位市民捐赠了衣物和书籍,捐款的根本就没有。如今,超市“家当”就是棉被、衣服和少量调和油。
龙华区惠济慈善超市接受捐赠的数量也很少,除了一企业捐赠了一批山茶油外,也是以市民捐赠衣物的居多,超市目前剩余物资也仅有棉被与少量山茶油等。
尴尬 慈善超市变物资发放点
吴赛表示,作为慈善机构,只有被社会熟知认可,才有可能获得更多善款。然而海口慈善超市的现状很被动,很多市民不知道身边有慈善超市,也不明白慈善超市到底是什么。超市运作成本太高,除了负担房租、雇用工作人员,还要购买救助物资,如果不发动全社会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单靠政府一方面的力量,慈善超市很难维持下去。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处处长韩珍元介绍,海口的慈善超市目前都是无偿向困难居民发放物品。受助对象由民政局甄别,符合受助条件的居民凭民政局发的提货条到慈善超市提货,货品一般为食用油、大米。由于是无偿发货,而社会捐赠又极少,慈善超市只能靠民政局最初提供的启动基金维持,有出无进,慈善超市慢慢变成了民政局的救济物资发放点。
反差 社区爱心超市受欢迎
记者之前在秀英区海口港社区采访时,见在居委会的物资仓库内存放着旧棉被、衣服、家电等,一位低保户在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下,赶到居委会办公楼高兴地领走了一台还能使用的电饭煲。
海口港社区党委书记杨达长称,社区爱心互助超市已成立3年多,平时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居民捐出尚能使用的物品后,通过居委会将物品发放到社区低保、残疾困难家庭。居委会通过社区志愿者,平时注意收集这些困难家庭的需求情况,困难家庭也可向居委会反映家中急需的物品,工作人员进行登记,收到居民捐赠后,居委会及时电话通知有需求的困难家庭前来领取。
杨达长建议,慈善超市只有需求对接,才能让受助者欢迎,而不是一味地送大米与食用油。同时,增加捐助物品的透明度,让捐助者更放心。
举措 拟成立慈善总会协调管理
韩珍元告诉记者,海口已开业的3家慈善超市处于试点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今3家慈善超市“等米下锅”,除超市成立时间不长、市民认知度不够外,还与海口有实力的企业少有关,有些企业或个人不愿捐赠,宁愿自己拿着物资到乡镇或福利院去发放。
韩珍元表示,美兰区慈善超市正在探索建立“对接超市”的新模式,可能直接将慈善超市设在指定的大型超市内,为爱心人士搭建一个更加便利的平台接受捐赠。同时,帮扶对象持“帮扶卡”就能直接在超市享受爱心价、折扣价等,但数量、时间、数额和品种均将有所限定。
他透露,目前民政部门正在打报告希望政府审批成立海口市慈善总会,通过慈善总会发动社会捐助,并协调管理慈善超市。
相关链接
海口首家慈善超市3个月仅收3笔捐赠 运营艰难
海口龙华区慈善超市收到首批捐赠物资
海口琼山区首家慈善超市1日正式揭牌成立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