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文昌老教师到新加坡教海南话 担忧传承受冲击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2-04-09 18:57

  海南周刊

  海南乡音传南洋———

  云凰:到新加坡教海南话

    云凰老师自编的海南话教材。 吴棉 摄

    七十四岁的文昌中学高级教师云凰。 吴棉 摄

  “海南话是海南文化传承的根本,尤其是侨居海外的海南人,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一定要学会自己家乡的语言。”在日前落幕的南洋文化节上,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总会长符之庆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琼籍海外乡亲共同的期待。

  不要忘记乡音,是旅居海外的海南人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他们也纷纷在各种社团中开设海南话课程,从家乡邀请老师到海外授课。74岁的文昌中学高级老教师云凰就曾专门被聘请到新加坡开班教授海南话。

  每年清明节,侨乡文昌都会迎来众多归乡祭祖的海外乡亲。这些归来的大都是第一代、第二代移民,虽然他们中很多人生于海外长于海外,却依然乡音未改,说着一口流利的文昌话。

  无论是来自新加坡还是泰国,无论是来自台湾还是香港,海南话,都成为这些异乡归来的人们与家乡人最亲切、最紧密的联系。

  家乡语言的传承,在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总会长符之庆看来非常重要。“如果不说海南话,我们还怎么成为一个海南人。”

  不要忘记乡音,是旅居海外的海南人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他们也纷纷在各种社团中开设海南话课程,从家乡邀请老师到当地授课。现今74岁的文昌中学高级老教师云凰就是第一位到新加坡教授海南话的人。

  一份聘书

  事情得回溯到2006年。那次回乡,新加坡海南会馆的符永平会长带着一个重要的任务:为海南会馆寻找一位海南话老师。

  新加坡海南会馆一直想举办为当地华侨教授海南话的讲座,却苦于当地没有专业的老师。于是,会长符永平回到家乡文昌,向当地政府咨询,并很快得到了答复:当地政府向他推荐了文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云凰。

  作为土生土长的文昌人,云凰对文昌话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但要前往新加坡教授海南话,这位老教师心里也开始犯起嘀咕:自己并非海南话专家,又没有过教海南话的经验,是否可以胜任此项工作?

  与符永平交谈后,云凰发现,对方希望举办的海南话讲座,只是单纯从学习海南话和了解海南风土人情的兴趣出发,希望以此将海南文化在当地华侨中传承下去。

  在符永平看来,这位在文昌中学教了几十年语文的老教师,有着十分丰富的授课经验,并对传统海南风俗、习惯、海南会话等了如指掌,正是会馆所迫切需要的人选。

  最终,云凰接受了海南会馆的邀请。

  而当符永平让其提出前往新加坡授课的条件,云凰只说了一句:“能为传播海南文化在南洋的传承出一点力是好事。条件就不提了,你们来定吧。”

  第一次会面结束后,符永平返回新加坡准备相关事宜。时隔不久,符永平和新加坡武吉知马琼崖联谊会、新加坡东陵琼崖同乡会的负责人再次来到海南,向云凰正式颁发了聘书。

  对于这项工作,云凰十分看重。虽然已相隔近6年,但这份聘书却被保存得完好如新。

  2006年11月,云凰奔赴新加坡,开始了自己教师生涯中一段最特别的旅程:在海外为华侨教授海南话。

  一本讲义

  在新加坡,云凰分别在海南会馆、武吉知马琼崖联谊会和东陵琼崖同乡会三个社团开设海南话学习班,每个社团每周各开一次课。

  由于没有现成的海南话教材,上课所有的教材都是云凰亲自编写。4月7日,云凰为记者展示了自己当时所用的两本手写的海南话教程讲义。在讲义集绪论里,云凰写道:学习语言在于积累、感悟、熏陶与语感。因此,在云凰的教学中,他也努力为学生培养起一个学习海南话的氛围。

  云凰将语言融于各种不同的场景中进行教授,将课程设置为生活习俗、传统节日、婚姻、称谓、陈规陋俗这五个主要方面,并通过场景的对话,传唱丰富多彩的民谣和琼剧等方式来传授海南话,让学生们跟着老师读、唱、对话,采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

  在教材中,记者看到了不少云凰自编的新海南民谣。翻到一页时,云凰还兴致勃勃地为记者唱起了一首自编的名为《因何来学海南话》的海南民谣:因何来学海南话,因侬也是海南妹。兄你不懂不想学,人欲笑你海南哥。

  海南民谣引入课堂令华侨学员学习兴趣大增。对于在课堂上传唱民谣的愉快画面,云凰记忆犹新。在云凰的教学随笔中,记录了在2007年1月3日的课堂上,学生们唱起自己从长辈口口相传的海南民谣的情景。当时学生们兴趣极大,相继唱着各种海南民谣。这其中的很多民谣,就连土生土长的文昌人云凰都从未听过。

  云凰用笔认真地记录下了这些美妙的海南民谣。如苏文平先生唱起了:鸡仔出生无母带,(柑基)讨吃(柑基)大,寒(味)寒来热(味)热,(柑基)生毛来遮寒。迈呀迈长长来,不话知无乜待。肉(味)在市鱼在海,鸡仔吱吱在笼里,迈不怕腥捉来宰。而韩任光则哼出了:正月十五夜行村,村(味)过村园过园。不怕神来不怕鬼,只怕老婆不开门。(注:海南话“迈”为文昌话音,意为姑娘。“”意为我。“味”此处用做语气助词。“柑基”海南话音,意思是自己。)

  云凰觉得,来自家乡的民谣,让这些已经身居海外数十年的华侨们找到了家乡的气息,让彼此的心走得更近。

  云凰说,来学海南话的学生,很多都是已步入中老年的第二代华侨,年纪最大的六十多岁,最小的也已年近四十。他们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让云凰很感动,“他们对海南话十分有兴趣,都带着笔记本认真地记录,有些人还将我的讲课内容录下来,带回去给家里人一起听。”

  而这些学生中,还有很多海南华侨的伴侣。他们是海南人的妻子或丈夫,为了更好地融入伴侣的族群或家庭,更好地与对方家庭成员沟通而来到云凰的课堂。

  丈夫是琼籍华侨的山越裕子就是其中一位。这位日本女人虽然可以说简单的普通话,但为了更好地与夫家的老一辈沟通交流,她还是觉得需要学习海南话。

  “她每次都学得十分认真,一直津津有味地听、读、写,还不停地提问。”云凰说,裕子最后能够用简单的海南话进行一些基本的交流。

  一份担忧

  在新加坡教海南话的4个月里,云凰也深深感到了海南话在新生代华侨中传承的危机。

  虽然每次上课都有几十名学员来听讲座,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员们学习海南话的兴趣也很高,可是云凰看到的都是40岁左右的华侨,鲜见年轻人来听课。

  他对海南日报记者叹息道:“当时我的课堂上几乎没有第三、第四代的新生代青年华侨的身影。年轻人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了。”

  他回忆,在新加坡的一次海南同乡聚会上,海南会馆为一些正上小学的孩子们颁发奖金。当主持人要求这些琼籍后代们用海南话说出自己的姓名时,他们竟然没有一个能说得上来。

  有一次参观海南会馆时,见到华侨们多以粤语和英语交流,这让云凰觉得有些不习惯。他问学生:“为什么请我来教海南话?你们不就是害怕忘掉自己的家乡话嘛。”因此,他极力提倡,在海南会馆内要讲海南话。

  对于海南话的传承,云凰担心的不仅仅只是海外存在断层的现象,岛内的现状也让这位老教师颇为忧虑。他说,随着外来人口的快速增多,海南话的传承将受到很大冲击。“我儿媳是内地人,孙子和母亲说的是普通话,海南话的家庭语境就没有了。”他遗憾地说。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符王润 吴棉] [编辑:谢军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