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在番茅村,刘香兰介绍黎锦主题农家乐有关情况。(作者:程范淦 李伟雄)
蹲点日记
2012年4月8日,星期日,阴。
昨夜大雨,今早泥土地面有些泥泞。在五指山市冲山镇番茅村的一处工地上,十多位工人正在忙碌着。他们的身旁,6个黎族山寮式房子已现雏形。
这是在建的番茅山庄———以黎锦为主题的农家乐。
山庄的主人是刘香兰,番茅村黎族村民,黎锦国家级传承人。离此不远,是她创办了几年的五指山黎族织锦传习所。传习所的生意相当红火,订单不断。但刘香兰显然并不满足于此,她要设法吃透“黎锦饭”。
山庄的缘起相当偶然。去年“三月三”,刘香兰接待了一个来自海口的旅游团。客人被黎锦工人的制作技艺深深吸引,一直逗留到天黑。好客的村民便为他们举办了一个篝火晚会,并献上黎族歌舞,以及竹筒饭、野菜、山兰米酒等黎族美食。
客人连连说:“太好玩了!太好吃了!”刘香兰很受触动,建设一个以黎锦为主题的农家乐的想法突然从她脑海中蹦了出来。
刘香兰开始为此奔波,几个月后便将项目上报给了五指山市旅游局,同时,她从村里租下了30多亩土地。今年2月,一位上海老板通过五指山市旅游局了解到该项目后,出资600万元,成了刘香兰的合作伙伴。
“这里是黎锦文化长廊,展现黎族五大方言区的黎锦图案和黎锦制作技艺。”打开山庄的规划图,刘香兰兴奋地对记者比划着。
在规划图上,我们看到,大门、道路栏杆、停车场,以及大厅、包厢、窗户等,到处都是黎锦图案。
“一共有12个包厢,代表12种主题,分别刻上不同的黎锦图案,有鱼纹、龙纹、人纹、甘工鸟纹等。”刘香兰说。
动态的展示则包括黎锦现场编织、黎族歌舞等。这些准备工作在今年2月就开始了,十多位表演人员也已选定,他们每晚8时到10时都在紧张地排练。
而在黎锦传习所里,早早就准备好了一批黎锦披肩、黎族服饰、壁挂、抱枕、手机袋等。刘香兰告诉记者,这些现在都只是“寄居”在传习所内,等番茅山庄建好后就正式给它们“安家”。
“‘安家’的日子,希望快点到来!”刘香兰充满憧憬地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