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份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逐渐发布,各大公司经营业绩呈现“冰火两重天”,既有大赚超过2000亿元的工商银行,也有巨亏近105亿元的中国远洋。与此同时,公司高管的薪酬也相继浮出水面,在股市萎靡不振,大批股民以亏损告别了2011年的时候,一些企业在业绩下滑的同时却大幅为高管涨薪,“穷庙富方丈”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亏损公司老总翻倍加薪
每逢上市公司集中公布年报时,企业高管的薪酬便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金融、地产类公司的高管成为高薪主力。许多业绩下滑的企业高管年薪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增加。
受去年调控政策影响,许多房地产企业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中粮地产2011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现营业收入55.41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倍,净利润为4.22亿元,同比下降26.82%,归属上市股东所有者权益也下降13.17%。然而,与公司净利润下降形成反差的是,中粮地产整体高管薪酬由2009年的1200万元上涨到2010年的1438万元,而2011年再次增加至1502万元。
尽管2011年中国车市并不火爆,中国车企高管的收入却不断增长。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以薪酬406.75万元拔得汽车行业的头筹,连续4年折桂。与连年“涨身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家前两年高速成长的民营企业2011年实现净利润13.8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5.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8亿元,下滑69.62%。
自定薪酬现象十分普遍
事实上,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对高管薪酬的制定依据均注明为公司的业绩。但是,许多公司在去年业绩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出现下滑的情况下,高管薪酬却逆业绩大幅增加,这种不管公司盈利水平如何,高管照常加薪,甚至不惜吞掉公司的全部净利润的做法,不仅与业绩激励的本意背道而驰,也严重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依据上市公司的规定,高管薪酬需由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提出方案,董事会审核提交股东大会讨论通过,表面上看符合法律规定程序,但实际上仍是高管们自己说了算,小股东没有制衡权,所以,高管自定薪酬现象十分普遍。
业内人士表示,亏损的公司高管薪酬照涨不误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最主要的原因是监督机制的缺失,薪酬委员会形同虚设,股东大会形式上存在,实质上缺位,使得高管对其薪酬的决定有很大的影响力,造成目前高管薪酬的形成机制缺乏弹性,往往不能与业绩实际水平同步升降。
此外,高管薪酬反映的另一个弊病是收入的隐蔽性。我国的所得税采取累进税率,但股息、红利等财产税适用比例税率,所以上市公司的股东薪酬并不能反映真实收入。最近几年出现银行、券商人均年薪过百万的现象,实际上基层员工却是“被高薪”,高薪主要被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拿走。
呈现严重“激励过度”现象
北京师范大学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报告认为,超过七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较高,呈现严重“激励过度”现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不到2%的公司“激励不足”。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国有控股公司的高管,虽然业绩很好,但实际上却与高管的经营管理能力关系不大,而是与政府扶持、行业垄断等因素更密切。反观国外的那些高薪“打工皇帝”,却往往是靠个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使得公司在全球化竞争中占到上风。
事实上,许多海外跨国公司的高管薪酬虽然表面看起来也非常高,但是其薪酬的构成更注重激励机制。苹果CEO库克总薪酬达3.78亿美元,但是他的薪水其实并不高,仅为80万美元,其他收入为奖金和股票奖励,股票奖励最早也要到2016年才能兑现一半。而甲骨文的埃里森持有23%本公司股票,约值288亿美元,总报酬的97%来自期权的已变现收益。
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维安认为,高管拿不合理的高薪是一个顽症,而在目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和约束,包括要求行业高管限薪,强制公司赢利后分红等措施。
相关链接:
央企上市公司去年增收不增利 净利同比降3.8%
陈鲁豫或成上市公司幕后老板 揭娱乐圈隐秘股神
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利润惊人 部分企业毛利达91%
381家上市公司去年减员18万人 家电业裁员凶猛
12家银行占上市公司总利润半壁江山
美的裁员3万创A股上市公司记录 或迫于年报压力
地方银行IPO提速 60家上市公司守得云开见明月
19家上市公司掷44亿买银行理财品 风险不容忽视
香馍馍变烫手山芋 涉房上市公司掀“脱房”大潮
上市公司5日谈25期:企业“质量门”不断升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