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4月19日消息 湖南省洞庭湖区域近期接连发现江豚尸体,敲响生态保护警钟。记者19日获悉,岳阳市将拨专款50万元人民币处理此次江豚死亡事件,明年将江豚保护纳入财政预算。同时,湖南计划在洞庭湖选择特定区域,探索江豚迁地保护措施。
从3月3日开始,湖南境内洞庭湖区域连续发现江豚死亡事件。截至最新统计,已有12头江豚死亡。江豚死亡在洞庭湖区域并非首次。但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次数量之多,时间跨度之密,在长江流域生态史上十分罕见。
江豚是中国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域,距今已存活约2500万年,人称“水中大熊猫”。
江豚频繁死亡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其死因更成焦点。
4月17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对其中的两头死亡江豚进行了尸检、解剖。据了解,两头送检的死亡江豚都是雄性,生前十分健壮,体长分别是1.56米和1. 50米。
解剖报告认为,1头江豚左侧上方头骨有明显被锐器切割的痕迹,推测可能被螺旋桨击中导致死亡。另1头体表未发现明显外伤,肝脏、肺脏等主要内脏器官已腐烂,看不出明显的病理变化,死因暂时无法确定,至于是否可能农药中毒或者水污染导致死亡,还有待江豚组织样品的农药和重金属监测结果。
岳阳市政府事后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江豚保护。岳阳市长盛荣华提出,要强化江豚保护的综合治理,加强排污企业的监测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全面整治采砂;并尽快研究落实专门的江豚保护机构,调集力量,对江豚进行救护等。
其它死亡的江豚是否与外界猜测的农药中毒或水污染有关?中科院水生所专家对媒体称,近期将对标本进行病理分析实验。最终的死因结果,将由岳阳市有关部门对外发布。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同时透露,下一步,湖南将在洞庭湖选择特定区域,探索江豚迁地保护措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