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哪些内容、文字使用中文还是外文、中文文字的大小和位置如何,今后都将有统一的规范。记者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获悉,我国的预包装食品强制性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于4月20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对我国食品标签乱象将起到规范作用。
据悉,新标准充分考虑了原《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的实施情况,细化了《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食品标签的具体要求,增强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要求明确标明食品成分,添加剂标示更通俗,保质期按最早到期的单件食品计算等,新标准在食品标示内容方面的规定更加严格。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载体,也是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然而,近年来因食品标签不明确导致的问题时有发生,消费者对产品标签上标注的信息不理解、不明白的现象也对选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新标准的实施,将会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
据介绍,新标准修改了食品添加剂的标示方式:可以标示其具体名称,也可标示为其功能类别名称并同时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或国际编码(INS号)。根据新标准,食品标签中应强制标示的内容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经营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以及其他应标示的内容。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中增加了生产者、经销者的联系方式,且对名称和地址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是依法登记注册、能够承担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这增加了预包装食品的可追溯性,令预包装食品的质量更加有保证。
另外,新标准中要求各种配料应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进行排列。新标准还列出了8类致敏物质,鼓励企业自愿标示以提示消费者,8类致敏物质以外的其他致敏物质,生产者也可自行选择是否标示。新标准中也增加了对保健食品的要求:“不应标注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与此同时,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相关链接:
印“烈火”被贴“中国杀手”标签 外媒忧军备竞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