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4月22日消息 急性心梗、溺水、烧烫伤……这些意外事故,第一时间发现及参加抢救的并不是医生,而是家人和大众。可遗憾的是,家人、同事作为第一目击者往往只会拨打120急救电话,而不是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致病人死于家中或赴医院途中。为了加强急救知识的普及,提升公众的急救能力,4月21日,由本报联合海口市120急救中心推出的首期“南国家庭急救公益课堂”正式开班。急救专家为首批60名学员免费教授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止血包扎等实用急救知识,学员们受益匪浅。
急救知识普及率低受训人数不到1%
“80%以上心脏性猝死都发生在医院之外,呼吸循环停止后,每耽搁一分钟,抢救成功的把握就下降10%。”海口市120急救中心急救医学培训中心导师付杰表示,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100余万人,其中87.8%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务人员参加抢救。当家人及朋友突然发病时,作为第一目击者,如何在等待救护车到达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抢救能否成功。
付杰指出,我省是台风、暴雨袭击的重灾区,如何在发生灾难后自救、互救,逃生救护知识的普及很重要,逃生知识应成为普通百姓最为需要掌握的知识。可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的民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低的现状亟待改观。
付杰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在美国有将近3亿人口,到2000年的时候培训人数就已经达到七千万人次,每年平均有20万猝死者接受现场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其中7万人获救。挪威在1965年就把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操作放入学校课程中;日本消防厅每年举行急救知识讲座,听众均达到40万;德国则把是否掌握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作为驾驶员获得驾驶执照的依据之一。而在我国,急救受训人数不到1%,大众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远低于10%,抢救成功率更远低于1%。
“《南国都市报》策划的公益课堂很好,我们中心愿意培训更多的市民,让他们都能掌握一般的急救技能。”付杰表示,急救公益课堂半天就能学到急救技能,分理论和实操课,教会为止,对普通市民的培训都是免费的。投资9700万元建设的海口市120急救中心配备了120多万元的挪威进口的“挪度”急救医学培训模型、德国“三毕”教学模型及种类齐全的国产培训设备,有8名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培训导师,是海南第一家取得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资格认证的培训中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