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各式各样的异物都是从小孩的消化道中取出来的 本报记者 李赢 摄
“海洋宝宝”是一种米粒大小的彩色小珠子,浸水后会膨胀变大。中消协曾警示,儿童应远离它,以免误食。然而,在西安的街头巷尾,海洋宝宝仍然可以买到。
误食“海洋宝宝”,孩子腹痛不止
5月7日,浙江义乌一个18个月大的孩子,因误食“海洋宝宝”而腹痛不止,1天后,医生在她的体内取出8个乒乓球大小的圆球。主治医师说,人体的消化道会分泌消化液,“海洋宝宝”就在孩子的体内逐渐膨大,孩子肠子细小,进去容易出来难。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在2010年5月28日发出警示,提醒广大儿童远离“海洋宝宝”。经专家检测,该玩具含有重金属和芳香类化合物,接触皮肤或者被吸入,可能会对儿童健康造成危害;如果儿童误食,会在消化系统中吸收水分而膨胀,对身体造成伤害。
西安街头有售能膨胀的海洋宝宝
在西安还能买到“海洋宝宝”吗?近日,记者走访了含光北路和朱雀大街的几家文具店和玩具店,发现“海洋宝宝”仍然有售,只是有些店老板把名字换成了“水晶宝宝”、“海洋球”等等。记者走进含光北路一家玩具店,询问有没有海洋宝宝时,老板一脸疑惑,随后在记者描述下,老板在店门口的筐子里取出几包彩色的小颗粒,这正是被孩子们追捧一时的“海洋宝宝”。外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家等信息,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5毛钱一包。夏天快到了,小孩儿放在矿泉水瓶子里就会变大,小孩儿很喜欢。”店老板说,有些小孩儿把它叫“水晶宝宝”,也有叫“海洋球”的,其实都是一个东西。“都是在康复路进的货。”老板说。
在朱雀大街对面的一家报刊亭,记者也买到了海洋宝宝,只是包装换成了无色塑料小瓶,仍然没有任何字迹。
记者把买来的一包“海洋宝宝”放入水里,几分钟后便开始膨胀。一个小时后,“海洋宝宝”膨胀到珍珠般大小,“长大”了十几倍,颜色鲜艳漂亮,捏在手里很有弹性。两个小时后,长到弹球般大小,称量一下竟有110克。三小时后,重量增至150克。
可以想象,这样的小颗粒被孩子误食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盘子里收集了1年来被小孩误吞的异物,至少有50个
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镜2室的盘子里,收集了1年来被小孩儿误吞的异物,有钉子、图钉、衣服拉链、7号电池等等。最多的是硬币,记者粗略数了下,至少有50个。医生杨洪彬说,儿童医院1年来接收的误吞异物的小孩儿,不下百人。
前几天,一个1岁多的小孩儿不停地吐食,晚上送到医院后,父母才发现,孩子被误食的塑料小卡片卡住了食管,卡片第二天才被取出来。
8天前,一个两头尖尖的枣核,卡在了一个小孩儿的食管里,医生费尽力气才取出它。医生说,要是枣核移动到肠子,造成肠穿孔,就得开腹治疗。
两周前,有个8岁的孩子误吞了一个游戏币,检查后,医生发现,这个患儿小肠畸形,异物正好卡在了畸形的地方。最后,医生开腹将游戏币取出,患儿住了将近一个月的医院。
被小孩误吞的,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物品
从西安市儿童医院1年来收集的小儿消化道异物可以看出,被小孩儿误吞的,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小孩儿的鉴别能力差,父母必须保证孩子能摸到的所有东西,都是安全的。”杨洪彬说,小孩儿的玩具必须是完整的,不易别掉扣掉,电池盒应该用胶带粘起来,“我们曾在小孩儿体内取出了玩具发条和一节7号电池,都是被孩子抠掉的。”
除此之外,首饰、衣服的拉链、纽扣等生活常见物品,如果被孩子拿在手里,都存在安全隐患。
孩子误吞异物怎么办
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方莹说,如果小孩儿误食异物,父母不能随意处理,尽量保持孩子空腹,尽快送到医院治疗。“有些家长觉得吃东西可以帮孩子把食物顺下来,要是顺不下来,就会耽搁治疗,因为做胃镜要求必须是空腹。”方莹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