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琼海09033号渔船准备出海到南沙非休渔区去作业,临走前,从港口买了鸡带走。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琼琼海09033号渔船出海前,船长何子君在祭拜仪式后燃放鞭炮,祈求出海平安。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休渔前,满载归港的渔船 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琼琼海08077号渔船次日将被科考专家租用赴西沙进行科考,临走前,船员下水清理螺旋桨。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年轻妈妈带着一岁半的孩子在港口劳作谋生。渔家的孩子,从小就在母亲的背上见证着潮起潮落。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王维州在航海地图上指出黄岩岛的位置。靠海吃海,渔民们在黄岩岛打渔谋生,也用行动在远洋中捍卫着国土。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摄
5月16日,南海伏季休渔第一天,琼海市潭门镇50岁的船长王维州。他几乎每年都会到黄岩岛三四次。他身后这艘200多吨的琼琼海02087渔船,刚刚随他从黄岩岛归来。海南日报记者张杰 摄
5月16日,王维州认真解下国旗收好,从18岁开始出海打渔,他几乎每年都会到黄岩岛三四次,而五星红旗是他船上不可缺少的,他说,在深海打渔,五星红旗给了他很多精神力量!海南日报记者张杰 摄
南海伏季休渔第一天,潭门港渔民在收获休渔前最后的一船鱼。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黄岩岛事件让潭门这个普通港口的渔民生活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休渔当天,数十家媒体聚集在这里采访。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渔民在收获休渔前最后的一船鱼。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男人们休渔,女人们则忙着编织、修补渔网。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海口网5月21日消息 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目前共有3.2万人,渔业人口超过4成,长期在西沙、南沙海域作业的渔民超过500人,而200多艘大渔船里,八成都去过黄岩岛打渔作业。中沙、西沙、南沙等,这些神奇的海域,潭门渔民在很久前就已经涉足,并成功开发,之后辈辈相传到这些海域作业。他们世代以捕鱼为生,做海(出海)为乐,把自己的梦想向远处延伸……
5月16日中午,骄阳似火,琼海市潭门港当地气温高达33℃。这是南海伏季休渔期的第一天,在这个普通的老码头,渔民们在烈日下忙碌着,甚至顾不上吃饭。中午12时,休渔期正式开始,他们要将休渔前的最后一船鱼贩到渔市。
渔民们的辛苦是从早上四五时开始的,女人们头戴斗笠,身着长衣长裤遮阳,脚上穿着水靴,孩子小的,还得背在身上,不能影响干活;男人们则挥洒着汗水,将大筐大筐的鱼搬上岸,拣鱼,过秤,包装,登记,搬上车……海水夹杂着汗水,这些靠海吃海的渔民,在这个有着百年沧桑史的潭门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谋着生计。
在烈日下同样奔忙着的,是来自国内数十家媒体的记者,他们有的已经在港口蹲守了多日,从黄岩岛归来的渔船渔民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港口渔民普通的日常生活,也逐步被媒体关注报道。渔民们的勤劳朴实让记者们敬佩不已,而码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记者,也让渔民们感到好奇。
目前,潭门镇共有3.2万人,渔业人口超过4成,长期在西沙、南沙海域作业的渔民超过500人,而港口里的200多艘大渔船,据说有八成都去过黄岩岛打渔作业,更远的南沙等远洋海域,都是他们拼搏谋生的场所。
王维州的船刚回来没两天,紧挨着他的船停靠的琼琼海09033号和琼琼海08077号渔船,一艘要去南沙非休渔区作业,一艘要带专家去西沙科考,而他们每出去一趟,都得告别家人近一个月。跟风浪英勇搏斗,却与家人聚少离多,这就是渔民们的常态生活。
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常态,何子君、何子东、何子山三兄弟就要与船员们开着琼琼海09033号渔船出海往南沙了,临走前,他们的爱人专门上船来给他们杀鸡做饭,孩子们也上船来团聚。何子君在船头进行祭拜仪式,燃放鞭炮,祈求出海平安。而琼琼海08077号渔船上,船长在整理绳索,船员潜水清理螺旋桨,在为出行西沙忙活着。
而岸上,不远处的屋檐下,妇女们三五成组,聚在一起边说笑边手中不停地编制着渔网。男人打渔,女人织网,这是爱情歌曲里的浪漫想象,而在这里,却是真真实实的劳作分工。她们最浪漫的愿望,莫过于自家的男人从远洋平安地满载而归。
潭门人祖祖辈辈在海上从事捕捞、流通作业。中沙、西沙、南沙等,这些神奇的海域,潭门渔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涉足,并成功开发,之后辈辈相传。他们世代以捕鱼为生,做海(出海)为乐,通过一艘艘渔船,潭门港的男人女人们,把自己的梦想向远处延伸……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