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屎藤,在诸多80后、90后的琼海年轻人心中,或许只是一道茶余饭后的粗粮甜点,但是在他们父辈这一代人心中,幼时吃上一碗鸡屎藤,那香甜的味道会直沁到心里,淡淡的清香味许久也难以散去……也说不清从哪年开始,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开始,鸡屎藤成为琼海每家每户必须要吃的一道美食,这股热潮要持续到深秋时节。如今这道传统粗粮正式搬上台面,吸引着数不清的岛内外客人到琼海尝鲜。
鸡屎藤“粑仔”老石磨磨出的好味道
红糖水鸡屎藤
“粑仔”(海南话读作“bogia”)是鸡屎藤在海南话中的叫法。琼海银海杂粮店的老店员春妹嫂对记者介绍说,在她自小生活的石壁镇,有一家做鸡屎藤的“世家”,上至近百岁的老爷爷,下至刚刚成年走上社会的小孙子,都是靠卖鸡屎藤为生,这就说明了鸡屎藤在琼海存在,至少已有百年历史。把采来鸡屎藤晒干,和泡发的米粒倒进石磨,鸡屎藤就伴着吱吱呀呀的响声、推磨孩子欢快的歌声,簌簌落尽箩筐,成为一道独特美食。
鸡屎藤是一种类似于爬山虎的藤类植物,会伴着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疯长,把叶子揉碎了会闻到淡淡鸡粪的味道,故而得名。究竟是谁敢于第一个把这种鸡粪味道的怪植物当成食物呢?在春妹嫂的儿时记忆中,曾听老辈的人讲,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为了能吃饱肚子可谓是费尽苦心,村里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为节约粮食,随手摘了鸡屎藤叶子,和为数不多的米粒混在一起用石磨打磨成粉,揉成团,煮熟之后发现不但没有了鸡粪的怪味,反而越嚼越香。再到后来,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原本体弱多病的老人竟然身体越来越健壮,一些老毛病也不治而愈了,人们才惊奇的发现,这种怪味道的植物原来是宝贝。
琼海民间关于鸡屎藤的“古”有不少,据说当年琼崖纵队被围困在山上时,缺食少穿,缺医少药,战士们就靠挖野菜充饥,后来野菜也挖完了,好多战士都得了营养不良性水肿。当地老百姓闻讯后,就把“鸡屎滕米粉”装在竹扁担中,以打柴为名,躲过敌人的搜查。到了山上,把扁担扔在指定的地点,然后砍根树木当扁担,把木柴挑下山,帮助子弟兵渡过难关。
鸡屎藤也“混搭”牛奶、椰奶、红糖不同味
要吃上一碗鸡屎藤粑仔,得经过十几道手工工序。过去没有碾米机,做一顿鸡屎藤粑仔,光将藤叶与大米舂磨成粉,就得花上一两个小时。现在条件虽然好了,很少再用手工舂米磨粉,但其他的工序仍离不开人工。
鸡屎藤和着大米一起以滚烫的开水打磨后,变成黏黏的面团,人们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它捏成各种形状等待下锅。记者了解到,琼海人喜欢把它捏成圆圆一粒粒小球状,而在海口、文昌一带,人们却喜欢将它捏成长条状。机器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鸡屎藤的做法,不变的则是它独特的美味。
春妹嫂向记者介绍说,机器代替了传统的石磨,速度快了,但是其细腻、口感和石磨磨出来的鸡屎藤有着不小的差别。为弥补这一缺憾,在捏团这一环节,还保留着传统手工作法,只见春梅嫂熟练地拿出一块橄榄绿色的鸡屎藤面团,记者还未看清她的手怎么动,一个个大小均匀圆乎乎的鸡屎藤粒就掉在箩筐里。
如今,在传统红糖鸡屎藤的基础上,聪明的人们发明了椰奶鸡屎藤、牛奶鸡屎藤等不同口味,夏季冰着喝,冬天趁热喝,在春妹嫂的热情招待下,记者连吃两碗椰奶、红糖口味的鸡屎藤,一个清香淡雅,一个甜而不腻,实在是难以区分高下。
七月初一鸡屎藤记得要挑选出“毛叶子”
鸡屎藤叶
据《纲目拾遗》记载,鸡屎藤具有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由此可见,春妹嫂儿时听来体弱老人吃了强身健体,消除疾病的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
受季节影响,海南每年6、7月份毒辣的阳光,充足的降雨最适合鸡屎藤生长,这个季节里的人们最容易上火,于是茶余饭后就来上一碗鸡屎藤清热解毒一下。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农历七月,因有俗称为“鬼节”的中元节,而被称之为“鬼月”。按照农村迷信的说法,越是有臭味、污秽的东西越能辟邪,于是鸡屎藤就成了当仁不让的农历七月首选食物。
这种迷信的说法无从考证,但是农历七月,却真正成了鸡屎藤的节日,这段时间内家家户户几乎都要吃鸡屎藤,好在这种植物纯属路边野生,没有打药也不会有人施肥,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吸引了岛内外的客人们慕名而来一过嘴瘾。
春妹嫂提醒说,现在有人拿叶子大大的“鸭屎藤”“鹅屎藤”来弄虚作假了,尽管同属一类植物,但口味差别还不止一点点,分辨真正的鸡屎藤也很简单,叶子小小,摸上去毛茸茸的就是啦。
鸡屎藤和米粉和成的面团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