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崇敏呼吁取消高考
日前,云南昆明罗崇敏办公室,华西都市报记者(右)与罗崇敏合影。
他,下令取消云南统一中考
领导问这么重要的事为何不汇报?
罗崇敏最近的一次语出惊人,是5月4日在西南大学的演讲
“高初中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学习……小学到高中的教育由12年缩短到10年……一张试卷把同学16年的学习评价了,公平么?”
这位惯以“自下而上”的改革派官员,现在的身份是云南省教育厅厅长,此前,他曾执政红河州5年。2012年他宣布,云南全省取消统一中考,之前并未上报省委高层。一位省委高层质问:这么重要的事,你为什么不汇报?
他的行、思、政,都值得去体会。
在罗崇敏的办公室,层层叠叠的书爬满了书架,对他的专访也十分轻松,谈读书,谈中高考,谈为官,谈马加爵,谈营养餐……他说,要与华西都市报记者畅谈“关于我的一切问题”。
记者:管好小学食堂饮食安全,难在哪里?
罗崇敏:撤了几个校长,但是没用,我不能把所有的校长都撤了吧。要让那几块钱(财政拨款)健康地吃进学生的肚子里,就必须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一个学校派一个卫生防疫站的人入校监管。
罗崇敏
罗崇敏,1952年12月出生。现任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他“30岁念初中”、38岁当上副科长、年近50成为正厅级的“一方诸侯”。
2012年宣布,云南全省取消统一中考,之前并未上报省委高层。一位省委高层质问:这么重要的事,你为什么不汇报?
主政红河时,罗崇敏以发起多项大刀阔斧的改革而闻名处级干部重新竞聘上岗、机关党委公推直选、因“减负不力”免职十多位校长、大幅度倾斜民办教育、取消中考、率先在全国提出基本普及十三年教育甚至将主倡的“三生教育”推向全国,等等。
被媒体誉为“中国改革派官员”、“奇官”、“奇人”……
谈读书
24年坚持读书,几乎年年应考
这种坚持让我拿到了三个专科、两个本科,还有硕士、博士学位
罗崇敏之所以传奇,缘于他特殊的人生经历。30岁,已经有两个孩子的罗崇敏,才捡起书本重新念初中。而那时,更多的同龄人刚获新知,冲进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而他却紧握书本,用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37岁那年,他姗姗步入官场,开始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当秘书;等到50岁时,他已是正厅级的“一方诸侯”。
这一切,都缘于他24年坚持不懈的读书。
记者:一位厅长,哪来的时间读书?罗(罗崇敏,下称罗):我一般是每天只睡6个小时,早上6点半起床,冲个凉,边吃早点边读书。最近,我正在重读《普京传》,感悟颇多。
记者:这与您的传奇人生有关吗?罗:也许吧。1966年,初中就读了一年,没有拿到初中毕业证,拿到的是光荣证。到1968年就下乡了。我1982年(30岁)之所以重新拿起初中课本,是因为我所在的化肥厂倒闭了,就去了江川一中,刻蜡板、撞钟、炊事员。
记者:为何有这种转变?
罗:以前,在化肥厂别人师傅长、师傅短,但是到了学校,人家叫你罗师傅,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在一中,教工叫师傅、教师叫老师,你就会有一种失落感,那时我就想当老师。我参加了自考,拿到大学文凭。后来,我真的就做了老师,那时意味着工人转为了干部。
记者:这是怎么办到的?
罗:我把读书变成一种兴趣,每天晚上都读,在学校我可以向学生请教,也可以向老师求教。江川一中的三年半,现在仍令人回味。记得那时,我找几个年轻的老师一起喝酒,问他们历史问题,他们都感到惊奇。当时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学校与家有两公里,我一学期最多回去两到三次,夏季就把我的孩子带到一中来。
记者:是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罗:我觉得,我过的是常人的生活,平民的生活,一般人的生活。我坚持了24年,从不间断,几乎年年考试。这种坚持,让我拿到了三个专科、两个本科,还有硕士、博士学位。
谈高考
一纸考卷评价 16年学习不公平
选拔学生应该是过程性的、个性化的、特殊性的方式来进行
30年来,高考一直是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核心。尽管高考存在很多弊端,可是,何种更为公平有效的选拔方式来代替高考,并未有先行者,高考改革也是一个未知数。
显然,现行高考体制令罗崇敏不满。身为教育厅长的他,毫不避讳其身份,针锋相对地阐述高考弊端,极力主张取消高考。
记者:西南大学的这次演讲是偶然吗?罗:我在云南也演讲过,但大家都很规矩,而我在西南大学演讲后,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觉得,我要给人们留下的不是感动,留下的应该是感受和感觉。
记者:您的感受在哪里?
罗:我主张彻底的改革高考体制,取消现在的高考方式,把高考的选拔性考试,改为评价式考试。
记者:那高考呢?
罗:高考仍然可以存在,只是变为对各省教育的一种评价方式,而不是选拔学生的手段,选拔学生由各学校去选拔。
记者:这样是否会失去公平?
罗:不会的,全世界都是那样的,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我经常讲,一个孩子16年的学习,就靠一张试卷来评价是公平的吗?不公平,那是表面上的公平,把一种很简单的,人们习惯的选拔性的手段视为公平的,这个是不合理的,选拔学生应该是过程性的、个性化的、特殊性的方式来进行。
记者:您觉得高考改革时机已成熟?罗:是的。我们应该加快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进行。我们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近40%,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你不能再用精英教育的方式来选拔学生。像美国达到68%,已经进入普及阶段,所谓普及一般来讲,是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入50%,美国、欧洲、韩国都是普及化。如果用精英化的选拔方式选拔大众化的学生,没有必要。
谈危机
教育培养了本·拉登,也培养了布什现行教育要缩短学制,基础教育12年应缩短到10年
记者:您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优良?罗:我提出来,一个价值主义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我们教育的评价,应该是他实现和发展人的价值的评价。你要简单地用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本身就违背了价值主义的基本原则,你要叫我简洁的、量化的来评价学生的价值,对不起,不可能。
记者:为什么?
罗:人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如果6岁读书,22岁本科毕业,在学校只有16年时间。但是,人生不可能在16年间就实现所有的人生价值。
记者:您个人是怎么看的?
罗:你的生命平均75岁的话,这个占了16年,而幼儿教育占了3年,这就是19年,如果你要读硕士等,起码要占20多年,那么就占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岗位上其实就只用了20多年。而20多年职业生涯中,我算了一下也就用了8年时间,你只做了8年,你享受了67年。你享受了这么多,你凭什么要享受,这是大自然给你的造化,你好不珍惜啊?!
记者:这是您提出的教育危机?
罗:嗯。人类现在存在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等所有危机,根源都是教育危机。因为这些危机都是人导致的危机,教育出了问题。教育,培养了本·拉登,也培养了布什,一个恐怖分子,你就要反思,教育会培养出人格不同、追求不同、价值不同的人。
记者:但是,学校教育也至关重要啊!罗:所以我就提出了要缩短学制,将基础教育12年缩短到10年,这样可以降低学习知识的难度。学校教育无非是四个方面,一是兴趣的培养,二是行为的养成,三是智力的开启,四是思维的训练。但现在的考试,是一种固化的思维训练、变异的思维训练,达不到我们说的基层教育的要求。
谈学校教育
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 价值冲突很厉害
学生走进社会发现老师教的一些东西社会不认可
“奇官”罗崇敏上任教育厅长伊始,就让55岁以上处级干部全部卸任,将86个处级干部岗位竞争上岗,省属10所院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职位也面向社会公开选拔……这些,云南教育厅从未有过,云南省级机关也从未有过。不仅如此,在他的主导下,他提出的“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也被采纳并写进云南10年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大刀阔斧”的背后,是罗崇敏的所思所想。
记者:你多次提及的教育体系价值,如何理解?
罗:从幼儿园教育到高等教育要形成一个价值链,这个价值链要持之以恒进行,不要发生价值冲突,现在我们的价值冲突很厉害。小时候,老师说什么,大家都说好,但是一走进社会就会发现这些不认可,特别是到了大学,会发现跟原来说的是两回事,这样就会发现教育价值的冲突。
记者:这种冲突在哪里?
罗:我经常讲,在幼儿园灌输成人价值,叫你背根本不懂的东西,其实这些只要老师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就行,没必要天天背,孩子背哭了还不放手;到了大学了,又让你讲究卫生啊,热爱师长啊,遵守校纪校规啊,这就本末倒置了,发生价值冲突了,价值链就断离。
记者:是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了?
罗:现在经常用一句话:高分低能。不能把智慧和能力对立起来,现在有孩子是考试成绩很高,但是能力很低,好多大学的孩子,父母还在学校周围租一个房子,帮他去洗衣服悲哀啊,起码的生存生活能力都不具备啊。本来进了大学,就是一个赋有社会责任能力的人了。
谈教育改革
下月云南取消统一中考
中考仍存在,但作为评价各州市学业水平的一种手段不能把它作为选拔学生的结果
3年前,罗崇敏就在酝酿云南中考改革,今年将是他的收获年。
罗崇敏取消了云南每年一次的中考,变一次考试为过程考试。即总共13门功课,学完一科考一科,成绩分为A、B、C、D四档,作为高中录取的主要依据;同时,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份成长记录,记载3年里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设定6项评价指标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成绩同样分为A、B、C、D四档,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
记者:您任教育厅长5年,举措主要有哪些?
罗:我力推几项改革,一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2008年,我们省的民办教育占全省的比重是6.8%,现在已经到了10.2%,我的愿望是通过五年达到12%,现在大学已经达到了28%;二是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放权于办学主体,放权于学校,使学校成为办学主体,赋予他们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三是办学评价制度改革,这个最重要的就是招生考试改革。
记者:如何改?
罗:我们云南今年6月将取消全省统一的中考。不过,中考仍继续存在,但只是作为评价各州市学业水平的一种手段,不能把它(中考)的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结果,我们选拔学生的考试由各地州、各学校自己去解决。
记者:考试成绩不管用了?
罗:不完全是。中考改革实际是抛弃“一次考试定终生”,即实行多次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
记者:但是,他们高中后仍避免不了高考,公平吗?
罗:公平不公平,公正不公正,是社会说了算。
记者:是准备了3年后,才进行全面的中考改革?
罗:是的,初中3年一个周期。首先,我们已经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这个是一个基础条件;第二,我们高中教育的资源在不断扩大,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了70%;第三,我们仍要加快普及高中教育,这是我们的重要原因。
记者:与您的高考改革观念一致?罗:是的。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其实改革势在必行,只是看愿不愿改,想不想改,有没有那个魄力去改。
记者:为什么?
罗:现在我们总认为这样的方式(中高考)才是公平的,都认为这样的考试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错了!质量是相对的,高或不高,不是看你的起始教育,而是看你的结果教育,就是看你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底他的创造力怎样、价值取向怎样、生存和发展怎样,是用这个来评价,而不是说你上了哪所大学。虽说你现在上了那个大学,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大家没有关心上了这个大学的结果。
谈为官
在红河的改革他一走就全停止了
红河施政5年,罗崇敏一直担任州委书记,他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全面动刀,被冠以理想化式的改革。可是,“红河新政”在周边乃至于云南显得“格格不入”,多数在罗崇敏离任后恢复原样。在他离任的那一年,中组部官员也专程赴云南调研,还让他进京汇报。
记者:用了12年,从副处到了正厅,有何心得?
罗:机遇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偶然,但挑战对于我来说是必然。记得,我还是副科长时,突然间就提拔成了副县长。
记者:您主政红河时,曾经推行乡镇直选等一系列改革,现在怎样了?
罗:没有推了。
记者:只是“昙花一现”?
罗:也不仅如此。在红河时,负责任地说,我是在推进改革,是面对未来的改革,并不是空中楼阁。现在来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无非就是我做了别人没做的。但别人思考了,没有实践,我思考了,也实践了。
记者:您如何评价当时的红河改革?罗:我认为,我在岗位上都是真诚的、真实地履行了职责。我所推进的改革,是富有意义的事情。
记者:遗憾吗?
罗:不遗憾。至少,我来过红河。
谈人生
“我只是生活上比较孤独”
我在乎的是我的价值让人家去剖析,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我自己的价值。
罗崇敏在外人眼中是理想主义者,在不适宜的时间和空间,做了些不适宜的事。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着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他甚至在儿子的婚礼上也不一样,他送儿子儿媳一对花瓶和一部电脑,寄语“象征着你们的生活方式和你们的智慧追求”。
改革派官员历来是孤独的,罗崇敏也不例外。
记者:在您身上,有何个性官员的特点?
罗:在工作上,最没有特点就是有特点,因为我和现在社会的一些潜规则,是不相融合的,所以这就是特点。
记者:对此您怎么看待自己?
罗: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世俗生活是现实存在的,但是我的世俗生活方式和其他人可能不同。比如说,我不进茶馆喝茶,不抽烟,很少喝酒。另外,我和专家们在一起探讨,也不完全有共同语言,因为现在有些专家世俗化程度很高,专家的特殊的含义在他们身上已荡然无存;与官员一起交流,共同语言也不是很多,因为他们的为官之道、价值取向,可能和我有不同的地方。
记者:这样一般比较孤独吧?
罗:的确。所以我觉得,我只是在生活上比较孤独,但是在工作上不孤独,特别是在情感上,我自己认为是丰富的。我都不在乎现实中的哪一个人对我的评价,我在乎的,是我的价值让人家去剖析,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我自己的价值。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