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校教育
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 价值冲突很厉害
学生走进社会发现老师教的一些东西社会不认可
“奇官”罗崇敏上任教育厅长伊始,就让55岁以上处级干部全部卸任,将86个处级干部岗位竞争上岗,省属10所院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职位也面向社会公开选拔……这些,云南教育厅从未有过,云南省级机关也从未有过。不仅如此,在他的主导下,他提出的“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也被采纳并写进云南10年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大刀阔斧”的背后,是罗崇敏的所思所想。
记者:你多次提及的教育体系价值,如何理解?
罗:从幼儿园教育到高等教育要形成一个价值链,这个价值链要持之以恒进行,不要发生价值冲突,现在我们的价值冲突很厉害。小时候,老师说什么,大家都说好,但是一走进社会就会发现这些不认可,特别是到了大学,会发现跟原来说的是两回事,这样就会发现教育价值的冲突。
记者:这种冲突在哪里?
罗:我经常讲,在幼儿园灌输成人价值,叫你背根本不懂的东西,其实这些只要老师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就行,没必要天天背,孩子背哭了还不放手;到了大学了,又让你讲究卫生啊,热爱师长啊,遵守校纪校规啊,这就本末倒置了,发生价值冲突了,价值链就断离。
记者:是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了?
罗:现在经常用一句话:高分低能。不能把智慧和能力对立起来,现在有孩子是考试成绩很高,但是能力很低,好多大学的孩子,父母还在学校周围租一个房子,帮他去洗衣服悲哀啊,起码的生存生活能力都不具备啊。本来进了大学,就是一个赋有社会责任能力的人了。
谈教育改革
下月云南取消统一中考
中考仍存在,但作为评价各州市学业水平的一种手段不能把它作为选拔学生的结果
3年前,罗崇敏就在酝酿云南中考改革,今年将是他的收获年。
罗崇敏取消了云南每年一次的中考,变一次考试为过程考试。即总共13门功课,学完一科考一科,成绩分为A、B、C、D四档,作为高中录取的主要依据;同时,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份成长记录,记载3年里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设定6项评价指标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成绩同样分为A、B、C、D四档,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
记者:您任教育厅长5年,举措主要有哪些?
罗:我力推几项改革,一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2008年,我们省的民办教育占全省的比重是6.8%,现在已经到了10.2%,我的愿望是通过五年达到12%,现在大学已经达到了28%;二是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放权于办学主体,放权于学校,使学校成为办学主体,赋予他们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三是办学评价制度改革,这个最重要的就是招生考试改革。
记者:如何改?
罗:我们云南今年6月将取消全省统一的中考。不过,中考仍继续存在,但只是作为评价各州市学业水平的一种手段,不能把它(中考)的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结果,我们选拔学生的考试由各地州、各学校自己去解决。
记者:考试成绩不管用了?
罗:不完全是。中考改革实际是抛弃“一次考试定终生”,即实行多次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
记者:但是,他们高中后仍避免不了高考,公平吗?
罗:公平不公平,公正不公正,是社会说了算。
记者:是准备了3年后,才进行全面的中考改革?
罗:是的,初中3年一个周期。首先,我们已经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这个是一个基础条件;第二,我们高中教育的资源在不断扩大,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了70%;第三,我们仍要加快普及高中教育,这是我们的重要原因。
记者:与您的高考改革观念一致?罗:是的。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其实改革势在必行,只是看愿不愿改,想不想改,有没有那个魄力去改。
记者:为什么?
罗:现在我们总认为这样的方式(中高考)才是公平的,都认为这样的考试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错了!质量是相对的,高或不高,不是看你的起始教育,而是看你的结果教育,就是看你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底他的创造力怎样、价值取向怎样、生存和发展怎样,是用这个来评价,而不是说你上了哪所大学。虽说你现在上了那个大学,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大家没有关心上了这个大学的结果。
谈为官
在红河的改革他一走就全停止了
红河施政5年,罗崇敏一直担任州委书记,他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全面动刀,被冠以理想化式的改革。可是,“红河新政”在周边乃至于云南显得“格格不入”,多数在罗崇敏离任后恢复原样。在他离任的那一年,中组部官员也专程赴云南调研,还让他进京汇报。
记者:用了12年,从副处到了正厅,有何心得?
罗:机遇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偶然,但挑战对于我来说是必然。记得,我还是副科长时,突然间就提拔成了副县长。
记者:您主政红河时,曾经推行乡镇直选等一系列改革,现在怎样了?
罗:没有推了。
记者:只是“昙花一现”?
罗:也不仅如此。在红河时,负责任地说,我是在推进改革,是面对未来的改革,并不是空中楼阁。现在来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无非就是我做了别人没做的。但别人思考了,没有实践,我思考了,也实践了。
记者:您如何评价当时的红河改革?罗:我认为,我在岗位上都是真诚的、真实地履行了职责。我所推进的改革,是富有意义的事情。
记者:遗憾吗?
罗:不遗憾。至少,我来过红河。
谈人生
“我只是生活上比较孤独”
我在乎的是我的价值让人家去剖析,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我自己的价值。
罗崇敏在外人眼中是理想主义者,在不适宜的时间和空间,做了些不适宜的事。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着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他甚至在儿子的婚礼上也不一样,他送儿子儿媳一对花瓶和一部电脑,寄语“象征着你们的生活方式和你们的智慧追求”。
改革派官员历来是孤独的,罗崇敏也不例外。
记者:在您身上,有何个性官员的特点?
罗:在工作上,最没有特点就是有特点,因为我和现在社会的一些潜规则,是不相融合的,所以这就是特点。
记者:对此您怎么看待自己?
罗: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世俗生活是现实存在的,但是我的世俗生活方式和其他人可能不同。比如说,我不进茶馆喝茶,不抽烟,很少喝酒。另外,我和专家们在一起探讨,也不完全有共同语言,因为现在有些专家世俗化程度很高,专家的特殊的含义在他们身上已荡然无存;与官员一起交流,共同语言也不是很多,因为他们的为官之道、价值取向,可能和我有不同的地方。
记者:这样一般比较孤独吧?
罗:的确。所以我觉得,我只是在生活上比较孤独,但是在工作上不孤独,特别是在情感上,我自己认为是丰富的。我都不在乎现实中的哪一个人对我的评价,我在乎的,是我的价值让人家去剖析,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我自己的价值。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