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北京银行宣布调高存款利率,其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整为3.5%,与五大行以及民生、招商等股份制银行一致。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存款利率上浮10%,仅是利率市场化的试水,随着央行对利率市场化相关配套政策的逐步完善,未来存款利率将上浮至更高区间。由此,大行与小行间的博弈也将更加精彩。
大银行与小银行的博弈
对外经贸大学兼职教授赵庆明认为,目前银行间的存款利率正处于博弈阶段,小银行提高存款利率更大程度上是迫于吸收存款的压力,防止存款流失。但是小银行在大银行的压力下,纷纷提高存款利率,这样的定价是否理性还存在一系列疑问。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小银行跟随大银行提高存款利率,这种行为是比较理性的选择。因为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号召力比较强,小银行根据其价格参考定价,至少能保证不会存在太大的风险。
赵庆明则认为,提高存款利率对小银行的影响不能一概定论。一般小银行的客户以中小企业居多,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小银行在资金定价方面空间可观。但是,这与地方经济又息息相关。如果该银行所在地区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中小银行在当地的贷款议价能力较强,那适当地提高存款利率吸收存款,对于该银行的利润影响不大。但是,若当地民营经济不活跃,以大中型国企为主,中小银行在贷款议价中无定价权,那么一味地提高存款利率,显然不利于银行经营。在赵庆明看来,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各银行存款利率大战会倒逼银行转型,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中小企业。
对于担心可能出现更加严重的错配风险问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在银行纷纷提高存款利率后,肯定会出现银行内资金错配的风险,但是风险不大。因为目前巴III里面设定了两项银行的流动性指标,可对银行起到制约作用。
利率放开不会一蹴而就
存款利率上浮10%肯定不是终点。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央行还会继续扩大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向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方向前进。但下一次的推进方式肯定不会是完全放开。
央行调统司课题组去年发布的一份关于利率市场化的报告提出,“应抓住时机逐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而不是一次性完全放松利率管制”。此外,利率的放开程度应与金融机构和企业、居民的接受程度一致,而不应产生过大偏离。这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方式进行了最为准确的概述。
郭田勇认为,在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的情况下,央行不会一下子放开利率,否则银行也会觉得无所适从。他认为,存款利率的上浮,会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在银行资金定价能力逐渐提升的情况下继续扩大。他预计目前的这种利率水平至少要保持半年左右,才能够让银行充分消化。他认为,下一步再次推进的幅度也将是10%,即存款利率上限增至1.2倍。
高盛研究报告也认为,继续扩大利率浮动区间的情况有可能在年内发生。他们预计,如果经济前景继续恶化,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将有另一次降息,并且将继续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努力实现利率市场化。
不过,鲁政委则认为现状将维持更长的一段时间。他指出,继续扩大利率浮动幅度,最后直至完全放开,路径是清楚的。但此次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属于一小步,是一个小幅度的实验。在这个幅度中,即便有些银行出现道德风险,问题也不是特别大,而且可以由此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但他不认为这种实验会很快结束,一方面,存款利率是首次放开,需要一个评估。其次,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尚有需要完善的配套制度建设。而这决定了下一步不一定能走得很快。
如果参照中国的汇改进程可以发现,汇率的浮动区间从0.3%扩大至0.5%花了2年,从0.5%扩大至1%花了5年。
相关配套政策还有待完善
显然,从存款利率上浮10%到最终的利率市场化,银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段路要走多久,将取决于央行的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建设。
目前我国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并不完善,这也是利率市场化必须要谨慎迈出第一步的原因。央行调统司课题组此前总结称,至少有几项工作需要推进,首当其冲的是要选择、培养一种能够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有效调控又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利率作为中央银行的目标利率。鲁政委分析指出,理论上说,利率自由浮动之后,央行已经没有可以引导市场的基准利率了。因此,央行必须从现在开始寻找可以影响市场的目标利率,如以回购的方式建立一个利率走廊。
此外,央行还要疏通利率传导渠道,防止存贷款利率上升导致的倒逼机制,使中央银行一方面失去了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控制,另一方面间接调控又可能难以有效运作。另外,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仍不完善,还不能很好地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有效的利率基准。
鲁政委指出,利率市场化还面临着存款定价缺少参照物、缺乏通胀目标等一系列问题。最重要的是,存贷比也限制了银行自由决定贷款与存款的匹配,他认为,这些因素如不解决,利率市场化难以大幅推进。
而在日前发布的2011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央行亦表示,将继续加强利率政策监督管理,密切跟踪利率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引导金融机构理性定价,提高定价透明度,自觉维护利率竞争秩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指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定价制度,改进定价技术,提高定价能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