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在某银行网点发现,市民郑女士买一款10万元银行理财产品,从听理财经理介绍产品到签字购买,前后不过10分钟。
郑女士告诉记者,这款产品“年化收益率4.8%,产品期限不到半年。听说再不买,额度快被‘抢’完了。”当记者询问其是否知道产品风险时,郑女士表示“只听说是稳健型”。记者了解,该理财产品实际上不承诺保本,预期年化收益率也只是根据过往表现推测出来的。
像郑女士这样,“仓促”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不少。在另一网点,记者遇到趁中午赶到银行的王老师,她解释出手快的原因是“和理财经理很熟,一有新的理财产品,他们就会打电话通知我,何况买了几次,承诺收益都兑现了”,记者发现,银行理财经理在通知客户时都惯用“额度有限”、“快售完了”等语句,让客户没有充裕的时间思考。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本月降息后,银行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少了,客户在购买时也因此“争先恐后”,担心错过机会。
该人士提醒,许多市民在购买时并未仔细阅读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也不太了解产品投资方向、流动性、实际投资期限、费率及是否保障本金等情况,这极易导致投资出现风险。他强调,预期收益率是根据其过往表现、按照正常市场条件所做出的测算,仅供客户参考,若市场环境产生较大变化,或将对收益造成影响。对于首次购买的市民,尤其需要提前做好自身风险承受度的评估。
专家表示,对即将来到的月末、季末、上半年末的年中考核关键时点,不少银行开始使尽浑身解数争夺客户。理财产品是银行揽储工具之一,部分理财经理在推荐产品时,可能出于业绩考核等压力,过多强调产品收益,而忽视了风险方面的提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