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7月23日消息 茫茫的西南中沙海域,人烟稀少,渔民、部队官兵、驻西南中沙群岛工作人员,在海上生病了怎么办?有西沙人民医院,它是三沙军民健康的守护神。
西南中沙远离大陆,常年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缺水、缺土、多台风。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卫生事业发展之路不平坦。多年来,国家和海南持续不断地对西沙卫生事业给予了支持。
三沙卫生事业发展不易
1959年3月,国家投资建设西南中沙群岛人民医院(简称西沙医院),在永兴岛北京路上建起一栋2层200平方米的小楼,可以收纳20位病人。目前,该院拥有一台高压氧设备、一台心电图机、一台尿检测仪和简易的手术台。
尽管条件简陋,但西沙人民医院承担的任务却不轻。茫茫南海上,常有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渔船求救,医院总是积极参与海上救援,碰到疑难病症,就联系直升机,将病人及时送到三亚或海口治疗。
西沙医院主要靠“琼沙3号”补给药品,一般1个月才能补给一次。本地居民、渔民、驻岛部队及家属等构成了西南中沙的居住群体,他们散居在西沙几十个岛屿上,人口少、分布广,所需药品品种多、数量小。因此,医院对药品补给尽量做周密计划,有些药品时常因过了保质期而被处理掉。前段时间,有人在岛上看到了眼镜蛇,医院还专门配备了抗眼镜蛇病毒血清。
1998年,西沙人民医院首次有了固定编制,定编8人,其中固定工作人员4人,另外4名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各2名)。医院成立之初,曾要求其工作人员在西沙群岛上定居,后统一由省卫生厅安排,从海南各市县和全省三甲医院抽调,每半年轮换一次。目前当值的是文昌市人民医院的4名医护人员。医院门口的墙上常贴着医生和护士的电话,西沙军民不论白天夜晚,有事可以随时拨打电话求助。必要的时候,医护人员还要到各个岛屿巡诊。
治“岛病”可以不出岛
“羔虫病”曾是西沙“岛病”,但这些年已经非常罕见了。据介绍,前些年,“羔虫病”在西沙肆虐,每年都要发生300例至400例。“羔虫病”的载体是老鼠,西沙军地合作每年在全岛定期投药灭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当大陆有疫情发生时,西沙群岛军民立即合作开展全岛免疫和消杀,及时消除疫情。这些年,西沙群岛未发生过传染病疫情。
“减压症”同样是西沙“岛病”,以前患病渔民需搭直升机到三亚市治疗的“减压症”,现在西沙人民医院就可得到治疗。
西沙群岛是良好的天然渔场,在此捕鱼的渔民多。一些渔民因在潜水作业上升时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造成皮肤发痒、皮疹、关节痛、感觉器衰弱、麻痹,患上“减压症”。
患了这种病,药物治疗作用不大,只有进入高压氧舱救治才有效,如果在12小时内得不到及时救治,患者将有生命危险。过去碰上这种病,都是申请部队派直升机将病人运回三亚市救治,既延误抢救时间又费财力人力,一些病人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2008年,省政府拨出专款在西沙永兴岛安装了高压氧舱,并配备了机械操作人员与医务人员,使西沙“岛病”可以就地治疗。迄今,已成功救治数十名“减压症”患者。
新西沙人民医院正在加快建设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西沙旅游开放日近。为加快西沙卫生事业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西沙人民医院建设列入2011年全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投资计划。
新的西沙人民医院投资在原西南中沙人民医院原址拆迁重建,总投资1800万元,占地2388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设有儿科、外科、妇产科、五官口腔科等10多个科室,将拥有床位30张,人员编制35人。西沙人民医院按一级医院建设,仿二级医院配置。
新西沙人民医院于今年初正式动工,目前正在加快建设,预计到今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医院的目标是争取10年内不落后,建成后,一些较大的疾病将能得到救治,可满足三沙市军警民及游客的基本医疗需求。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