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乐活”生活。(记者 陈元才 摄)
第二步,商铺抵租金。
收回一家长期拖欠租金的药材商铺。该药材商铺位于国兴大道北侧,有32个铺面,拖欠村里租金9万元,已经无力偿还。新班子和经营方协调,达成以铺面抵租金协议,将铺面交给夏瑶村经营。
第三步,做强村企业。
位于夏瑶村的塔光陶瓷城,可谓夏瑶村的经济支柱。它建于1994年,商铺面积15000平方米,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22元。新班子瞄准了陶瓷城的巨大商机,2004年,村里征得村民同意,从国兴立交桥的征地补偿款中,拿出大部分扩建陶瓷城,增加5000平方米,并对原有市场进行改造,将租金提高至每平米30元。单这一项,塔光陶瓷城的租金收入从每年230万元增加到560万元。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动作,使得夏瑶村不但逐渐摆脱了困境,而且钱袋子越来越鼓。副组长蔡春花说:“从2003年,村里开始有了结余。2011年全年收入达580万元,年终结余100多万元。”
赚钱了,并不等于富了。如果不会花钱,不懂节约,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花,也不够花。
为了省下每一分钱,为全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新班子成立时,制定了一条严格的财务报销制度。每一笔报销都需要五个人签字:村组长、两名副组长、村会计、经办人。少一个人签字都不行,哪怕再小的数额。
夏瑶村现任领导班子已经连任四届,包括村组长、副组长在内,至今没有向村里报销过一分钱的餐费、油费和电话费。
2008年退休的村会计文国材说,他每次跟组长吴建平出去办村里的事,都是吴建平开自己的车,有时要跑很远的路。他多次对吴建平说,可以报销油票,这也是符合规定的。但是吴建平从来没有没有报销过一张油票。有时需要为村里的事请人吃饭,也是吴建平自己掏钱,从来没有报销过餐费。
在文国材的记忆里,有一件事始终让他难忘。2006年,已荣膺“海南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市场”的塔光陶瓷城,被主管部门推荐去北京参加全国同行业内的评优活动,吴建平和他被邀请前往。因为担心花掉上万元路费,吴建平硬是没去。因为吴建平不去,他自然也没去成。“这件事已经成为我终身的遗憾。”文国材说,但是一想,两个人可以省下一大笔钱,还是有些欣慰。
开源节流,以钱生钱,夏瑶村形成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