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8月13日消息(记者 陈小萍)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教科书,更多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中。而海口骑楼,就是这样一部具有生命力的史书。8月11日,记者来到水巷口,游走在穿着新装的骑楼中发现,骑楼就像一把永远撑开的大伞,庇护着活色生香的昨天与今天。
走访:骑楼穿新装 原汁原味
在还没有钢筋水泥混凝土建筑的年代,骑楼建筑的楼层多为楼板。临街两侧店铺二楼以上部分凸出来,用两条柱子支撑着,远远看去,楼房就像“骑”在人行道上,因此叫“骑楼”。
在钟楼下车,向前行走300米左右,穿过一排排旧楼房,来到水巷口街北侧,10栋古色古香的骑楼画卷跃然眼前。改造工程还在收尾阶段,工地四周虽杂乱,却也少了人声喧哗。
焕然一新的骑楼,此时成了一道陌生的都市风景。记者看到,改造后的骑楼,没有华丽繁复的装饰,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砖木结构。在名为“旭记”的5号楼里,记者看到天花板上都包上了木片,一位姓冯的工人告诉记者,加上木片,就有了古旧的味道。漫步在骑楼内,砖雕、花窗、圆拱型窗,还有点缀在屋檐下、窗台边的各式浮雕等等,都一一呈现在眼前。
工地现场负责人梁经理告诉记者,为了让骑楼修旧如旧,且较好突出本土文化元素,项目指挥部从海南各地搜集了1000多个木雕实体样本,并从中拣选出最具地方特色的图案,应用到骑楼的门楣、栏板、山墙、窗套和立面等部位,目的是尽量能接近“原汁原味”。
心声:盼望骑楼成旅游旺地
说起骑楼老街,老海口人无人不晓,这些建筑群曾经是海口城市特色显著地标志之一。但说到骑楼的完整历史,很多人却像偶然寄居在这个老街的过客。提到这条街,言语间也是淡淡的,“古董来的,多少年都是这样,没变过。”很多人如此说。
在改造工程对面的水巷口二巷的一家杂货店门里,一位将近60岁阿婆,穿着宽松舒适的衬衫,悠闲地坐在门前,和几个街坊唠家常。她告诉记者,从出生到现在,她一直住在这里,自己就是骑楼街的留守者。她说,这一辈子离不开骑楼了。“这里啊,推开门就有人聊天,不像市区里的高楼大厦,进进出出一把锁,人与人都不怎么交流,当然就疏远啦!”
2010年4月,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的项目的首站———水巷口的10栋历史建筑的修缮动工,计划将该地块改造成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商业、旅游航母,国际级的人文旅游景区和购物天堂。
面对着改造过后的骑楼,阿婆说,她盼望着这里成为“旅游旺地”。
改造: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海口骑楼,其之于海口、之于海南,甚至之于中国,都有着独特的、不容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观看完改造过后的骑楼,记者沿着中山路、博爱北路等路段行走看到,大部分骑楼年久失修,在风雨侵蚀之下已经面目全非,那些南洋骑楼的迷人风姿已经支离破碎,显得与今天日新月异的城市新风貌格格不入。
据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很多骑楼建造年代较早,且缺乏维护,如今已经破旧不堪,甚至一些墙体开裂。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对这些古建筑注重保护传统建筑风格,突出古文化的韵味,具体到建筑用材都有严格的规定,把古老纯朴的民俗民风重新引到历史街区中,将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传承下去。
该负责人表示,留住了骑楼,就留住了历史,这不仅改变了骑楼现存的破损不堪面貌,而且使沉淀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富有古城韵味的街景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不仅保存了历史文化,改变了城市面貌,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还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